2014-02-24 00:50:14
自去年6月余額寶誕生以來,全國迅速掀起一股投資熱潮,截至今年1月底,國內貨幣基金總凈值已達到9532.42億元,較去年底日均增長66億元,已占基金業總規模的三分之一強。貨基如此快的擴張速度讓人始料未及,更讓人驚訝的是“各類寶”的高收益。
近日有媒體報道,證監會將下發關于貨基風險提示的文件,其核心內容是要求基金公司就所投資銀行協議存款做出風險管理,用風險準備金做出保障。而銀行協議存款正是貨基的主要投資品種,這也被看作主要是針對貨基產品的管理。這對目前大熱的“各類寶”有何影響,基金公司如何應對?
政策動向
貨基高收益暗藏風險 監管層“約談”基金公司
每經記者 李娜
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金融,過往并不起眼的貨幣基金,其潛藏投資理財的價值正在被深度挖掘。不過,貨基規模的激增也引起了證監會的警覺,近日其召集基金公司相關人士開會,強調了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和收益風險。
證監會多次提醒貨基風險
通過小范圍的機構閉門會議、貨幣基金規模居前的十余家基金公司一把手開會,證監會不斷提醒貨幣基金規模快速增長帶來的風險。
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公募基金公司全部貨幣基金凈值為9532.42億元,已接近1萬億元人民幣,達到基金業總規模的三分之一。超常規的發展背后主要得益于以余額寶為首的“各類寶”產品規模的大幅增長。
“證監會擔心的是,如果銀監會對貨幣基金嚴重依賴的協議存款加以限制,甚至不讓協議存款成為貨幣基金主要的投資標的,那么貨幣基金未來該怎么辦?”某華南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經理表示。
一位上?;鸸镜墓潭ㄊ找娌客顿Y經理稱,貨幣基金規模大幅增長,一旦銀行出于自身風險而無法支付高額利息,如何防范相應的流動性風險,讓證監會都有所擔憂。
與此同時,也有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人士則是坦言:“互聯網的宣傳手法確實有些問題,過分強調收益而忽視了風險。貨幣基金收益是隨行就市的。投資標的的久期本來就短,高收益產品到期后,就只能選擇配置低收益產品。再過一個星期,貨幣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肯定跌到6%以下?;ヂ摼W上動輒7%的收益率宣傳,證監會自然會擔心收益率下降后,貨幣基金的流動性問題。”
據悉,在證監會即將出臺的文件中,有一項核心內容就是,證監會要求基金公司就所投資銀行協議存款做出風險管理,用風險準備金做出保障。
業內人士:風險短期談不上
事實上,自去年6月份流動性緊張以來,同業協議存款利率提高,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水漲船高。銀行一方面要面臨活期儲蓄不斷減少,另一方面不得不高價吸收同業存款,銀行資金成本被抬高,自身進入了負循環,其處境顯得很被動。
就貨幣基金的流動性而言,“目前,普通貨幣基金投資協議存款的比例一般在50%至90%?;ヂ摼W貨幣基金的協議存款比例更高,將資金的90%投資協議存款是常規做法。首先,這樣并不違規,因為這個比例本身就沒有相關法規限制。其次,是流動性問題,像余額寶這種4000多億元的規模,只能將大部分資金投資于銀行大額協議存款,否則它無法滿足產品本身的流動性。我們知道它要是拿出幾十億的資金去買債券,自身的流動性則更難管理。”前述華南貨幣基金經理進一步表示。
貨幣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高收益率的背后是否也潛藏著一定程度的風險?
一直以來,貨幣基金都享有著準儲蓄的美譽。不過,就在2006年貨幣基金也曾出現過單日浮虧的現象。
“現在的市場和當年的市場完全不一樣。目前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很高,未來將面臨下降的問題。而當年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很低,后來突然大幅上升。市場難以接受。”上海某貨幣基金經理表示。
通常情況下,貨幣基金出現實質性虧損,其一,是短期內市場收益率大幅上升,導致券種價格大幅下跌;其二,是貨幣基金同時發生大額贖回,不能將價格下跌的券種持有到期,拋售券種后造成了實際虧損。
一位知名的貨幣基金經理則告訴記者:“盡管目前貨幣基金規模大幅增長,但在貨幣基金的操作上并沒有什么困難。其實,目前和貨幣基金匹配可投資的債券就有2萬億元的規模,再加上配協議存款,貨幣基金投資標的還是足夠的,貨幣基金的風險短期還談不上。”
市場現狀
主投協議存款 余額寶、理財通收益滑坡
每經記者 董華 發自深圳
在證監會提示風險的同時,貨幣基金產品的收益率的確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而對于未來政策的走向,業內人士認為收緊將是大勢所趨。
收益率持續走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在1月中旬,貨幣基金收益率節節攀高,比如,華夏的理財通1月15日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5%左右,而到了春節前,最高收益甚至攀升到了7.9%,接近8%,另外,余額寶節前七日年化收益率甚至達到了6.7%。而全額寶節前七日年化收益率差不多是6.6%左右。
事實上,節后,不管是天弘的余額寶,華夏的微信理財通還是匯添富的全額寶,七日年化收益率均下降到6.2%左右,
一位基金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種情況似乎還不是特別明顯。雖然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目前的情況是,危機還未真正降臨。
分析人士表示,這些產品目前均患上了一種叫做 “協議存款依賴癥”的病。事實上,自從余額寶撬動了市場之后,資金的擴量之大之迅速震驚市場,此后的“各類寶”接連而來,當貨幣基金的資金量擴充到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時,我們也開始擔憂別的問題,于是目光便開始轉向銀行,因為貨幣基金90%以上投資的都是協議存款。
眾所周知,協議存款屬于銀行同業存款,不派生貸款,是銀行發展表外業務調節自身流動性杠桿的工具。
“而憂慮主要還是銀行發生的悄然變化。”上述分析人士指出。1月份貨幣數據顯示,銀行貸款超預期增長,但是企業活期存款增速大幅下降,銀行攬儲壓力大增。這也意味著作為協議存款資金供給方的貨幣基金業與資金需求方的銀行業之間的關系可能會發生變化。
政策收緊將是趨勢
目前投資者最擔憂的問題,也就是余額寶等產品未來的走向到底是什么樣子?還會像之前那樣不斷地帶給我們驚喜嗎?
華南一位固定收益總監表示,證監會的具體文件很快會出,內容還需要等出了文件才知道。
事實上,收緊貨幣基金已經勢在必行。從2006年起,證監會對基金公司要求計提風險準備金,而且比例兩次提高。后來證監會亦曾對風險準備金要兩倍覆蓋貨幣基金所投存款利息做出過規定,但最近兩年的實行并不那么嚴格。
目前,市場就是擔憂這個準備金可能會繼續收緊。
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的貨幣基金經理表示,收緊意味著增加資金成本,也就是說,從貨幣基金中提取的這部分錢作為風險準備金,而這部分資金就沒有收益。但是目前主要的問題就是風險準備金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如果比例要求到50%,那么肯定收益率就受到極大影響。
“其實不必太擔心,本來基金經理換投資標的也很勤,另外,本來協議存款就是波動的,而存款的收益還要看貨幣政策,短期資金面的寬松與否直接影響貨幣基金的收益,而目前來看,貨幣政策似乎沒有變松的意思,所以并不需要特別擔憂。”上述貨幣基金經理表示。
公司聲音
貨基流動性管理是第一位
每經記者 王瑞 發自北京
互聯網金融的滲透,對基金市場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但是問題也就隨之而來:
貨幣基金規模的暴漲會帶來風險嗎?
基金公司的風控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嗎?
……
雖然市場的擔憂不少,但從《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華夏和天弘基金的采訪來看,兩大基金公司似乎心中有底。
計提風險金并非新政策
對于此次證監會召集多家基金公司一把手做風險提示的會議,天弘基金稱,關于貨幣基金的風險提示,與證監會的溝通都是例行的,管理主要針對流動性方面,而證監會對金融創新還是很支持的。
天弘基金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計提風險準備金并不是一個新政策,基金公司有貨幣基金投資協議存款提前支取不罰息的紅利(即:基金和銀行簽訂一個期限的存款,但是若提前支取按照商業銀行的規定需要按活期算利息,但因為商業銀行為了拉錢,基金若提前支取,則按照原定的利率給,不罰息),萬一將來這個條款沒了,就要從準備金里付這筆錢。
實際上,很少有基金會提前支取。深圳某基金公司固收負責人表示,“倘若出現提前支取,不利于維護和銀行的關系”。而天弘方面同時表示,實際操作中沒有出現提前支取的狀況,余額寶是通過大數據來預測未來每天的頭寸大概是多少,基金經理每天都會安排頭寸,基本每天都有資產到期。
“這類政策是一直都有的,倘若紅利消失,風險準備金是從基金的管理費當中計提,不會對基金資產造成影響,也不會給基金收益造成影響”,天弘基金相關人士稱。
大數據有助于流動性管理
對于貨幣基金規模的暴漲,市場最大的擔憂就是出現巨額贖回之后,還能保持收益的穩定嗎?
對此,天弘基金相關人士表示,“貨基的流動性管理是第一位的,余額寶的用戶基本都是支付寶的用戶,客單量小,客戶量多,行為分散,他們的計提行為大多是電商平臺的運營活動,例如促銷、‘雙十一’等,一般情況下,每天的行為習慣都是有數據可依的”。
天弘固定收益部相關人士也向記者稱。“規模越大的話,收益率越穩定,大數據的作用也會越大,波動的百分比小了,贖回申購統計更準確,對流動性風險管理相對更容易。”
此外,微信理財通的規模已遠遠不止300億元,作為行業領頭羊,華夏貨基的流動性管理問題不大。貨基的流動性管理來源于兩個,一個是基金經理管理水平,基金經理對流動性的預測,例如月底、季末出現資金短缺的時候,會有一個預測和應對;另外也和持有人結構有很大的關系,那種大進大出的,對流動性管理的影響很大,倘若結構很分散,可能會穩定一些。華夏基金相關人士稱,“無論證監會發文還是不發文,貨基流動性管理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