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12-23 11:02:05
工信部部長苗圩12月23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河北省從本省實際出發,集中拆除了一批鋼鐵企業的高爐、轉爐,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費,但是相比它帶來的效益來說,權衡利弊,還是利大于弊。
每經記者 周洲 發自北京
工信部部長苗圩12月23日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河北省從本省實際出發,集中拆除了一批鋼鐵企業的高爐、轉爐,確實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浪費,但是相比它帶來的效益來說,權衡利弊,還是利大于弊。
11月24日,河北省組織開展了化解產能過剩的“周日行動”,其中拆除了一批鋼鐵企業的高爐轉爐,就地拆除化解產能過剩。
苗圩說,這些產能屬于污染和能耗非常大的產能,也不適合向別的地區轉移。
他稱,河北省“周日行動”符合國務院文件精神的要求,有利于全省鋼鐵產業的結構調整,“特別是有利于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防治”。
河北省是中國鋼鐵產量第一大省,產量約占全國的30%,2012年粗鋼產量占全國25%,環保壓力大,結構調整任務重。
苗圩強調,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一定要做好職工安置等善后工作。
他說,部分工業行業出現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根本原因還在于沒有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對市場過度干預和監管服務不到位這兩個問題同時存在,公平競爭的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在競爭性行業,依靠行政性審批這種管理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條件下的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根本上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他稱,工信部將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化解產能的各項措施,加快建立市場主導的一種長效機制。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