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23 01:24:4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謝振宇 發自成都
“2014年到2015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是穩定的。”經濟學家、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說。
在2013中國價值地產成都年會上,鐘偉對中國房地產未來走勢作出了自己的預判:目前,樓市“供大于求”的風險提升,“2014年全年商品房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跟今年相比不會有起色”。同時,開發商的利潤增速幾乎沒有或將出現下降的趨勢。
對于宏觀調控政策,鐘偉建議,目前應維持調控政策的連續和穩定,“不松綁也不要加碼。”
在鐘偉看來,未來地產的趨勢是“總體平穩,但是會慢慢下降”。其中,決定樓市走勢的一個因素在于供求關系的微妙變化。
“以2010年為分水嶺,在此之前房地產是供不應求的。”鐘偉說,2010年之后,政策的調控轉而開始抑制需求,隨著供給的加大,目前“整個格局已經從供不應求到供求平衡到現在,有越來越明顯的證據顯示這個市場逐步開始供大于求。”
此外,鐘偉認為,目前,高杠桿的投機者正在淡出市場。此外,投資性需求的購房杠桿不斷下降甚至消失,售房成本不斷上升并將持續上升。
“房地產稅立法和推出是大趨勢。”針對外界普遍關注的房地產稅問題,鐘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對于國家的相應宏觀調整政策,鐘偉則建議,應“維持房地產調控政策的連續和穩定,不松綁也不要加碼”。
鐘偉近期曾公開表示,開發企業2013年利潤好的原因是房價超出之前預期。今年房價普遍漲了10%~15%,遠遠超過預期,多出來的這部分全都是超額利潤了。如若2014年房價沒有超預期地上漲,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成本也不會持續下行,甚至有可能會上升。
“目前開發商的現金流不斷改善,進入‘秋收’狀態,但仍有可能存在部分高風險的開發商。”鐘偉說。他認為,這些開發商主要體現在“三高”帶來的風險,即高杠桿的財務狀況、高規模的偏遠土地儲備、以及高待售的財務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