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6 01:33:35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昨日(12月5日),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中國信達香港IPO以招股價區間上限定價,為每股3.58港元,集資25億美元。
一位接近信達的人士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發行價應該是定為3.58港元,至于是否有上調可能,目前還不好說。
據《香港信報》報道稱,中國信達公開招股于12月3日截止認購,憑借其獨有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概念,在近日新股混戰中突圍而出,公開發售部分已獲超額認購160倍,凍資約1540億港元,奪得今年新股“凍資王”稱號。
多位金融方面的人士指出,中國信達發行價定在招股價區間上限,主要是因為它作為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的概念、自身業績及成長性好,認購率高。
發行價定3.58港元
11月28日,中國信達在香港公開發售,當時指定發售價范圍為每股3~3.58港元。伴隨著認購的結束,中國信達的發行價格也確定下來。
昨日,一位接近信達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發行價應該是定在3.58港元,也就是說,中國信達香港IPO以招股價區間上限定價。
“能夠選擇上限定價,主要是因為中國信達作為獨有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這一概念好;它的業績一直以來也比較好,成長較為迅速,此外它的認購率也較高。”國際金融投資家聯合會執行主席、經濟學家孫飛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一家證券機構郭姓分析師也指出,定價在3.58港元,與中國信達較好的業績、國有身份有比較大的關系,另外其上市的準備時間也比較長。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信達在路演階段,機構投資者認購興趣就非常濃厚,它的10名基礎投資者認購近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按照首次公開募集資金25億美元計算,十大基礎投資者認購了IPO中44%的股份。
凍資金額1540億港元
據《香港信報》報道稱,有市場消息指出,初步統計信達資產管理獲逾7萬人認購,使其公開發售部分獲超額認購160倍,凍資金額約為1540億港元,成功超越博雅,成為今年新股“凍資王”。
“主要是因為信達作為國有特大型資產管理公司,擁有全金融牌照,未來前景比較看好,因而獲得大幅超額認購。”孫飛指出。
上述郭姓分析師還指出,這和券商們都比較看好其估值也有一定關系。
中國信達官網顯示,其目前控股金谷信托、信達租賃、信達證券、幸福人壽、信達澳銀基金、信達財險等機構,以及信達投資、信達地產等實業集團,金融牌照較為齊全。
“由于中國信達的經營模式獨特并且非常復雜,且難以找到參照物,我們對其未來業績的預測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鑒于目前其招股價的范圍,約相當于其2013年預測市凈率1.1~1.3倍,參考當前在港上市的內地銀行及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市凈率水準,我們認為其估值較為合理。”輝立證券分析師陳星宇在研報中指出。
他還指出,考慮到中國信達雄厚的股東實力,獨特的業務模式及明顯的競爭優勢,對中國信達未來業績抱有信心,給予其上市后12個月目標價4.5港元,較其招股價上限高出約26%。
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稱,該次IPO發行的53億股股票中有5%面向散戶發行,共收到了大約200億美元的認購資金,獲得160倍的超額認購。按照中國信達招股說明書,如果面向散戶發行的部分獲得100倍以上的超額認購,該公司將把總發行規模的20%分配給散戶投資者。
與此同時,面向機構投資者發行的部分收到了大約450億美元的認購資金。該公司最初計劃將95%的股票分配給機構投資者。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