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2 01:30:2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智
每經記者 李智
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人的文化消費迎來巨變:電影大片屢創票房奇跡,網絡媒體發展風生水起,A股市場也在今年掀起了 “玩樂風潮”,相關個股走勢搶眼。與此同時,作為傳統媒體代表的報紙、電視行業,卻面臨著必須轉型的尷尬。
在剛剛舉行的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上,多位文化行業的“大佬級”人物,以及知名的機構投資人,分別就文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文化產業投資機遇,發表了各自的見解。揭開了文化產業在A股市場上的“市夢率”之謎。
文化產業有“錢景”
從2012年開始,中國電影市場涌現了一批高票房大作,《畫皮2》《人再囧途之泰囧》、《西游降魔篇》、《致青春》等國產電影的票房均突破5億大關。
在A股市場上,不管是一部部票房大片,還是關注度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手游,都獲得了資金的認可,孕育出了一只只牛股。在第三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舉行的 “中國資本市場行業趨勢圓桌論壇”上,華數傳媒董事長勵怡青、中青旅執行總裁劉廣明、粵傳媒總經理趙文華,以及星石投資總裁楊玲、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和盈信集團總裁張峰,都對文化產業的前景表示出了一致的看好。
勵怡青表示,文化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用戶每天都有需求。文化產業的前景,就像每天吃大米飯一樣,將成為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在的文化產業還處于發展的朝陽期,可被挖掘的市場潛力還非常大。
作為買方的代表,星石投資總裁楊玲則表示,借鑒美國的經驗,一般家庭文化消費在家庭總支出中占比15%到18%,從這一點來看,中國文化產業的市場潛力十分巨大。但在A股市場上,文化產業公司市值占比還很小,想象空間非常大,凡是把準脈絡的企業,肯定是未來資本市場長期追求的標的。
私募解密“市夢率”
今年,“手游題材”橫空出世,成為最火爆的板塊之一,各行各業的上市公司爭先恐后投身其中,動輒以數倍,甚至幾十倍的溢價收購手游公司。
但這些令很多業內人士都瞠目結舌的溢價收購,非但沒有引發資金的恐慌,反而受到熱烈追捧。以掌趣科技為代表的手游概念股,市盈率突破百倍的比比皆是,堪稱“市夢率”。即便近期手游概念股經歷了一輪明顯的調整,但其市盈率依舊明顯高于傳統行業。
對于很多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手游標的,股價不跌反漲的現象,普通投資者都有一種霧里看花之感。在這次論壇上,曾擔任基金經理,轉投私募之后取得出色成績的世誠投資總經理陳家琳,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陳家琳指出,“對于手機游戲概念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很大方,給出了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估值。但實際上這些公司看得見的資產就幾十臺、幾百臺電腦,幾百號人。幾十億的價值在哪里?在腦袋里。創意的價值是無限的。”
陳家琳還表示,在資本市場上,文化產業占比較小,但也正是因為標的的稀缺性,文化產業將作為一個持續有熱點的板塊,會保持一個高估值、高彈性的狀態。
在陳家琳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后,粵傳媒總經理趙文華補充道,相信有一天文化產業也會成為市場的主體。未來十年,將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黃金十年。
打造核心競爭力
由于國人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對精神消費的需求將不斷增長,文化產業正處在一片沃土之上。不過智能手機爆發式增長之時,曾經的巨頭諾基亞卻迅速隕落,這為很多企業敲響了警鐘。盈信集團總裁張峰就提出了自己的擔憂:“只有具備持續、長期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才是好公司,但在中國的文化產業中卻很難找到這類公司。”勵怡青也指出,文化產業是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產業,但這并不意味著行業內每個企業都能長青。
企業如何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成為行業發展的受益者,這成為相關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在本次論壇上,嘉賓們就提出了三個應對之策:內容為王、創新以及適當的盈利模式。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