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00:48:07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沙斐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沙斐 發自上海
作為上海市黃浦區舊區改造重點項目,琴海苑項目的舊城改造通過信托融資方式獲取舊改資金。11月13日,中融信托發行了一款 “中融-北阪河谷城市發展基金第2期集合信托計劃”,信托規模14.6億元(優先級),總期限為6年,分期發行,首期期限1.5年,資金將用于上海市黃浦區琴海苑項目開發建設。
琴海苑項目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大興街717-719號地塊,總占地面積37129平方米,周邊二手房目前的掛牌價格普遍超過4萬~5萬元/平方米。
然而就是這樣一幅黃金地塊,長期以來卻因動遷緩慢無法開發。根據開發商上置集團財報,早在2007年,琴海苑北塊就已經動遷了54%。公司方面當年曾希望在2008年開工,到2011年竣工。但是,這一地塊至今沒有動遷完成。
關于舊城改造緩慢的原因,地產業內主流觀點認為,主要與開發商的資金投入力度有關。
為了解決舊改資金的需要,2010年12月上置集團還曾通過增發控股籌資,擬將認購事項所得款項凈額5.67億港元,用于琴海苑。但是,上述增發融資仍未能全部解決項目動拆遷的資金需要。于是才有了發行14.6億元信托的計劃。
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財富管理一部總經理龔睿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個信托項目主要用于琴海苑項目前期的動遷安置,項目前期沒有土地抵押,必須要等琴海苑項目拆遷完以后,待上置把土地款付清,然后再把土地抵押給信托公司。
龔睿告訴記者,琴海苑項目完成拆遷以后,浦發銀行將作為牽頭行發起一項銀團貸款,提供51億元舊區改造貸款。目前黃埔區大興街已經設立了專門的拆遷辦公室,預計年底開始陸續接觸當地動遷戶。
第一太平戴維斯北京研究及顧問咨詢部董事王瓊表示,由于三中全會同時提及金融領域的改革和開放,大大拓寬了企業融資渠道,增加了融資的靈活性。公司不需要再拿旗下的物業作為抵押,客觀上可以減輕參與舊改企業財務上的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