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10-14 08:43:40
深交所總經理宋麗萍在近日舉行的“首屆中國科技金融促進高峰論壇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為適應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新要求,面對科技金融加快發展的新機遇,深交所開始考慮把“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升級到“2.0版本”。目前,“2.0版本”的詳細方案還在溝通、論證中。
據介紹,該計劃產生于2004年,由深交所與科技部火炬中心合作推出,以培育高新園區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資源為主要目的。
宋麗萍就“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的“2.0版本”前期分析論證的情況作了介紹:
一是實體經濟基礎條件更加成熟,科技金融具備加快發展的機遇。我國科技創新的巨大潛能正在加速釋放出來,創新型企業的整體實力、平均實力都更加雄厚,新興產業的群發突破發展勢頭已經顯現,這從需求方面為科技金融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生驅動力量。此外,創新創業精神正在社會中,尤其是青年人中扎根,而培育這種精神正是科技金融的目標所向,發展所依。
二是科技金融的服務需求更加個性化、多元化,服務的供給應該更加精細化,更有包容性。在縱向上,處在不同成長階段、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企業,它們所需要的金融服務是有區別的,如創業階段的企業急需的是資金支持,而已經上市的企業可能更看重高效率的并購平臺;橫向上,在不同行業里,企業的需求也是有差別的,滿足需求的方式也是有不同側重的。正是看到企業金融服務需求多元化、個性化發展的趨勢,去年以來,深交所開始嘗試按不同行業,組織企業的交流培訓活動,受到了企業的歡迎,同時也在打造“中小企業之家”,希望為企業和企業家提供一個深入交流的平臺。
三是科技金融服務的產品線在延伸,平臺在增加,市場空間在擴大,但需要通過合力形成良性循環。在一定程度上,科技金融正在演變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生產性服務行業。在產品線上,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放心保),以及新業態金融在內,可以納入科技金融范疇的信貸產品、股權類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證券化產品等日漸豐富,并購、知識產權交易等新的服務也有了很大的拓展;在平臺建設上,包括交易所市場、場外市場、創投市場,以及具有投融資功能的各種孵化器等在內,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的平臺越來越多。和其他產業一樣,市場容量的擴大會促進分工,而分工和專業化又反過來會促進市場潛在空間的充分釋放。
原文:http://news.hexun.com/2013-10-14/158692082.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