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3-09-25 09:53:22
地上的停車線,到底是誰劃的?手里的收費單據,到底是不是正規的?可以討價還價,是假停車員,還是假停車場?
據中國之聲央廣夜新聞報道,黑停車橫行,山寨停車員穿梭。地上的停車線,到底是誰劃的?手里的收費單據,到底是不是正規的?可以討價還價,是假停車員,還是假停車場?這些疑惑,也許在您將信將疑停下車子時,偶爾也劃過腦海。很顯然,有一批正規停車企業,擁有停車收費的經營、管理權。在北京,如果思考停車公司的名字,您首先會想起哪一家?經濟之聲今年早些時候的報道提到,在路側停車場管理公司中,占據統治地位的是“京聯順達”公司,它的前身是“公聯順達”。京聯順達是一家有國企背景的合資公司改制成的民營公司,但改制后業務卻沒有發生變化,也就是說,北京城超過60%的路側停車位的收費管理仍在改制后的一家民企手里。十年前,2002年,曾經有一個案子吸引過人們的注意,北京公聯安達停車管理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賈維受賄案,他受賄后將原北京“公聯順達”智能停車管理有限公司56%的股權,全部轉讓給祁力的私人公司,這56%股權背后,是北京城八區近5萬個路邊停車位(備案與未備案的數量總和)的經營權歸屬。如果如媒體報道所說,現在,北京60%的路側停車位掌握在一家改制后的民企手中,算不算壟斷?我們查閱的采訪資料中,多位專家的觀點是肯定的。而在其他地方,掌握收費停車經營權的,又是些什么樣的企業?來聽一組記者的調查。剛才有記者說到在吉林長春有資質的公司也不管理,具體又是怎么回事呢。
亂停的車輛該由誰來管理呢?記者首先撥打了長春市昊迪停車服務有限公司的電話。
記者:桂林路這個路段是歸咱們管是吧?
工作人員:對。
記者:車輛人行道上面可以停嗎?
工作人員:不可以。馬路牙子下邊歸我們管,馬路牙子上邊都不歸我們管。停下邊合理,停上邊我們不做過多解釋。
昊迪停車服務有限公司的說法是否成立?記者隨后向長春市建委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核實。
政府工作人員:我們一再要求昊迪公司加強管理。你也知道桂林路停車需求特別大,本身停車位就少,兩側停車也都是個人行為的停車。因為我們沒有執法權,如果交警不去貼單子我們也沒有好的辦法。
記者了解到,2011年末,長春市市政公用局公開轉讓長春城區5000多個路內停車泊位,十個公司參與競標,最終,昊迪公司中標,管理人民大街以西的37條街路的1073個泊位,管理期為3年。僅以在桂林路地段工作的公司收費員為例,他們每個月要向公司上交200元份子錢,其余的歸自己。
但是,僅從桂林路地段的反映來看,管理松散的問題尤為突出。市政明明劃定了哪里可以停車哪里不可以停車,而到了停車公司的手里,這些規定卻都視為無物。長春市建委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僅從桂林路來說,起初對停車的規劃很好,但執行起來卻沒有當初預想的效果。
政府工作人員:就是多年來欠賬太多了。周邊小區蓋的比較早,那時候沒有停車場;你比如說依林小鎮,當時規劃就是停車場,現在變商場了,當時審批各個部門各個行業都能按照這個規劃嚴格執行,我覺得停車會比現在要好一些。
實際上大家有一個共識城市道路屬于公共公共資源,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利用其牟利。但在不少城市中,交管部門劃定的臨時停車位常常被一些單位或個人占用經營,把公共道路資源當作自己收費的地盤。而記者在河南鄭州的采訪中,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這臨時停車場的劃定隨意性大,因此很容易發生化公為私現象。
目前,鄭州有路內臨時停車泊位約1萬個,主要在道路紅線以內,或占用路肩、人行道,通常是為緩解停車難而臨時設立。一般經所在路段交警大隊考察后,由交警支隊和停管中心審批備案,但變動較大。一些業內人士透露,臨時停車場表面看是為緩解停車難而采取的調節手段,其實設置暗藏玄機。
這些臨時停車場很多集中在停車難問題突出的地方,像醫院、飯店還有商場超市附近,這樣的設置說到底是以收益最大化為目的,而不是以滿足市民停車需求為目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