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00:58:29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周洲
每經記者 周洲
中色股份 (000758,收盤價13.94元)昨日(9月24日)拋出定增預案,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7.85億元。募資中的4.5億元將增資中色南方稀土(新豐)有限公司,實施7000噸/年的稀土分離冶煉項目。項目完成后,新豐有限公司將成為國內單體最大的稀土分離冶煉廠,產能將擴大1.3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業內人士認為,中色股份大幅提升分離冶煉產能,不僅是為緩解上游采礦受制于人,公司或更希望借此具備領銜整合南方稀土大企業集團的資格。
公司:將申請稀土探礦權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一業內知情人士處得知,自2010年以來,國家從未停止過推動組建稀土大企業集團,而國務院最快將于今年年底前出臺稀土大企業集團整合方案的指導性意見,將設定組建大企業集團的準入門檻,具備條件的企業根據要求自行申請,然后等待獲批。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中色股份一開始并不在國家相關部委組建大企業集團的構想之列,而贛州稀土、五礦集團、中鋁、廈門鎢業、廣晟有色和包鋼稀土都在名單可能范圍內。
分析人士認為,與上述稀土企業相比,中色股份吃虧在國內沒有采礦證。雖然中色股份于2010年獲得澳大利亞萊納礦51.6%的股份成為其控股股東,但由于外礦價格高于國內,且主要供給馬拉西亞分離冶煉廠,所以中色股份國內礦源主要來自包鋼稀土和贛州等地的稀土企業。為緩解上游受制于人,中色股份9月24日在投資者咨詢新豐稀土情況時表示,公司目前在新豐地區沒有稀土采礦權證,未來公司會在建設南方稀土項目的同時,積極申請稀土探礦權證。
分析人士表示,在稀土下游領域,公司也缺乏足夠優勢。在南方稀土項目(新豐)公司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前,中色股份旗下擁有11家子公司,只有一家子公司涉足稀土,即廣東珠江稀土有限公司,稀土冶煉分離產能為3000噸,獲得的指令性生產計劃指標為2000噸。不在名單之列,顯然讓中色股份充滿了危機感,而新豐項目無疑成為公司希望躋身稀土大企業集團的重要籌碼。
開工率51%盈利前景不明
新豐公司擴建后雖然擁有7000噸年產能,因此中色股份稀土冶煉分離產能將擴大1.33倍,但新豐公司只有3600噸指令性生產指標,這意味著其開工率只有51%。對此,申銀萬國稀土分析師張巖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豐項目初始開工率不足,但將逐步提升,并非一步到位。“現在國內稀土冶煉分離產能過剩、開工率不足,50%的水平算比較理想,一般分離廠開工率為30%~40%。”安泰科稀土分析師陳家作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豐公司定位于建立清潔生產標桿企業,在環保方面投入很大,未來將實現稀土污染物零排放。
對于公告上所宣稱的“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銷售收入為18.15億元,年均利潤總額1.65億元,年均凈利潤1.24億元”,接受記者采訪的人士均表示,由于公司最快投產也得明年,稀土價格明年走勢還不確定,所以盈利前景并不明朗。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