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9-23 11:38:58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副會長葛小鷹分析了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面臨本土資金外流、熱錢涌入等問題,并指出調動和配置國內外多種金融資源勢在必行。
每經實習記者 朱丹丹 發自北京
9月23日,中國金融改革國際論壇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副會長葛小鷹分析了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面臨本土資金外流、熱錢涌入等問題,并指出調動和配置國內外多種金融資源勢在必行。
會上葛小鷹表示,回首中國金融市場,一方面中國制造、土地財政、房地產經濟、出口經濟和地方融資平臺占用了主要的經濟資源,商業銀行著重傾向,使普通百姓難以分享利潤,與此同時,中小微企業、高科技、三農企業、民營和私營企業則嗷嗷待哺。另一方面更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大量本土資金外流與境外短期熱錢的涌入,為中國金融帶來巨大風險。同時,國內存在的數萬億民間資金游移在地下金融市場的狀況,嚴重沖擊各種資源和商品市場,對國內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網絡與銀行業務結合的構建交易平臺,結算平臺,彰顯出強大生命力,對傳統金融業的交易模式易造成挑戰,如何實現普惠金融與百姓共享成果,如何引導境外本土資金回流,如何引導民間資金走出地下金融市場,如何疏導金融市場,按照國家戰略目標和宏觀經濟政策配置金融資源,如何從全球視野出發構建中國金融業的道路,凡此種種,都是中國金融改革下一步改革要關注的重大課題。
他還進一步指出,目前中央財政難以寬裕,民生負荷尤重,今后還要實行稅制改革,實現部分減稅;經濟上漲節奏趨緩,財政增長或難維系,近期又進入了還債的高峰期,財政壓力突顯。因此,在中國除了政府財力的核心作用,深化金融改革與建立金融制度的同時,完成頂層架構設計,以調動和配置國內外多種金融資源,將是必由之路,更是勢在必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