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14 00:57:11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唐強
每經記者 唐強
受慘淡的業績拖累,新農開發(600359,前收盤價6.41元)股價走勢長期低迷。但在上周,公司突然被游資搶籌,連拉兩個漲停板。耐人尋味的是,兩漲停后的新農開發本周一緊急停牌,原因為籌劃定增重大事項。
對于上述情況,有市場人士質疑,新農開發存在內幕消息提前走漏的可能。對此,公司工作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段時間公司的確有籌劃定增的意向,但并不存在消息泄露的情況。至于定增的投向,很有可能是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乳業、甘草制品將是重點投入的領域。
神秘資金精準潛伏/
作為老牌的棉花行業上市公司,由于受行業景氣度下降及山東海龍巨額債務的雙重拖累,新農開發近年來業績長期處于低迷狀態,甚至危及上市資格。沒有基本面的支撐,其股價表現慘不忍睹,自2009年底以來便步入單邊下跌軌道。目前,新農開發股價已從最高峰的25元,跌至近期的5元附近。
風水輪流轉,沉寂許久的新農開發上周突然爆發,并在周四(8月8日)、周五(8月9日)連續漲停。
盤面信息顯示,在8日上午開盤后,新農開發股價一直不溫不火,在開盤價附近反復徘徊。但在午盤開盤僅半小時就直接沖上漲停板,全天成交金額由前一日的1773萬元猛增至5660萬元。
9日,新農開發又復制了前一日的強勢,被7834萬元的成交金額推至漲停。當天龍虎榜數據顯示,光大證券杭州慶春路、國泰君安成都建設路、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等游資大佬齊聚該股,買入前五席豪購4340萬元,而賣出席位僅套現2154萬元,資金看好情緒可見一斑。
就在市場憧憬第三個漲停板之時,新農開發的表現卻引得一片嘩然。本周一(8月12日),公司未發任何公告便突然停牌;時隔一天后,8月13日新農開發才公告稱,因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重大事項,為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股價異常波動,從當日起停牌。
針對上述情況,有投資人士認為,新農開發之所以連續漲停,其隨后披露的定增意向可能是直接誘因。
廣東奔犇律師事務所劉國華律師表示,這種情況存在內幕消息泄露的嫌疑,但外界很難得到確鑿的證據。應該關注新農開發究竟在什么時點開始進行事項的籌劃,而當時又是否達到披露標準?按照慣例來講,上市公司一旦出現重大事項的籌劃,就應該上報交易所,詢問是否需要對外公告,而不是因股價異動被迫披露公告。
另外一證券業律師也認為,信息披露之前有股價異動,有內幕消息走漏的嫌疑,否則很難找到一個更合理的解釋;不過最終還是需要監管層認定。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新農開發,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股價被爆炒主要是市場行為,公司不存在消息提前走漏。上周五收盤后,接交易所通知公司股價已出現明顯異動,需要披露相關公告。不過,當天由于時間較晚,我們未能從控股股東處了解到情況,因而決定臨時停牌。實際上,這段時間公司存有籌劃定增的意向,在12日得知控股股東并無重大事項披露后,隨即向交易所如實提交了相關信息。”
定增或重點投向乳業/
因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虧損,新農開發無奈“披星戴帽”,但通過出售資產等方式,公司2012年得以扭虧并“摘帽”。
“實際上,新農開發此次撤銷風險警示主要源于非經營性盈利,但這僅僅表示公司在這個時點對照上交所相關規定符合摘星去帽條件,并不意味著公司基本面已經根本性好轉。”一位券商研究員如是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新農開發目前主營收入主要來自于棉花、棉種,漿粕,乳制品及甘草制品的銷售。不過,棉漿粕加工業下游產品需求供大于求,原料競爭壓力激烈,未來生產經營有較大壓力。就現狀而言,依托新疆的優質奶源基地,新農開發可以大力發展奶牛飼養及乳業;現今甘草行業產品需求正處于上升期,公司可加大對甘草制品的研發投入,提取高附加值的甘草鈉、鉀等產品,進軍制藥領域。
據新農開發上述工作人員猜測,公司定增的方向將是農業產業化,乳業、甘草制品是重點投入的領域。不過,最終結果還得參照公司公告,公司將盡快確定是否進行定增事項,并會于5日內(含停牌當日)公告、復牌。
事實上,早在2012年年報中,新農開發就已對未來整體經營戰略做出規劃:依托新疆本地農業、畜牧業的資源優勢,把農副產品及乳畜產品深加工作為核心發展方向,向農業產業化邁進。
需要注意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發現,新農開發官網對乳業的關注度明顯提高。尤其是7月底以來,有關旗下阿克蘇新農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信息就多達6條之多,幾乎占據了整個新聞動態一欄。
據悉,新農乳業正多措并舉促進奶源整合,實現生鮮乳100%統一收購,100%就地加工和轉化。目前,新農乳業已有四款奶粉新產品下線,即將投放市場,公司還將相繼推出一系列液奶和酸奶新品。新農乳業新品研發小組郝嬌介紹說:“公司已儲備20余種(新)產品的配方和工藝,覆蓋常溫奶、低溫奶和奶粉,已定型低溫奶、奶粉(新品)各四款及兩款常溫奶。目前,這十款成熟產品的配方和工藝,已結束試驗階段,即將在9月份至10月份上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