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00:55:16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實習記者 岳琦 周以軒 發自成都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實習記者 岳琦 周以軒 發自成都
接連不斷的強降雨,讓四川多地成為澤國。
昨日(7月9日)上午,四川江油青蓮鎮盤江大橋(青蓮老橋)被暴雨形成的特大洪峰沖垮。目擊者稱,有多輛車墜河,目前傷亡情況不明。
同時,北川遭遇五十年來最強暴雨,老縣城的地震遺址全部被淹。《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獲悉,全國六大化學礦山之一的什邡市金河磷礦,此次受災較重。
昨日10時10分,四川省氣象臺將第27號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第28號暴雨紅色預警信號。
受極端天氣影響,成都雙流機場昨日多個進港航班不能準點到達,分別備降綿陽、南充等周邊機場,約4000名出行旅客也被迫滯留機場。
多地橋梁垮塌
7月8日晚,四川經歷一次暴雨天氣,盆地西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降暴雨到大暴雨,成都、德陽、綿陽部分地區降特大暴雨。
昨日,人民網援引德陽市防辦報告稱,綿竹市綿遠河牛鼻子大橋(漢旺通往清平、天池交通大橋)垮塌,興隆拱星大橋(興隆通往拱星交通大橋)垮塌,清平鄉場鎮清平大橋一處橋墩沖斷,堤防損毀10公里。多地堤防被沖毀、鄉鎮場鎮進水,北川老縣城全面被淹,最深處超過7米。
目前,四川已有3座大橋垮塌,四川江油青蓮鎮盤江大橋(青蓮老橋)最是驚心動魄。
持續了一整夜的暴雨,使青蓮老橋岌岌可危。7月9日上午11時30分許,滾滾洪流將大橋擊倒,橋體瞬間垮塌近三分之二。在暴雨及洪流的持續沖刷下,最后三分之一也在昨日下午被沖毀。整座大橋僅剩下兩岸端口及江中心的3處殘體。
綿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綿陽”稱,據現場目擊者楊軍介紹,他當時正乘車從綿陽回江油,在橋頭看見3輛小車、1輛貨車和幾名行人墜入河中。四川省相關部門也迅速在微博中通報了此事。
“平安綿陽”微博還顯示,據江油市政府新聞辦負責人介紹,事故發生后,已有2000余人沿江展開搜救,截至昨日15時,成功救起3名落水群眾,并送醫救治,目前無生命危險。同時,當地交警部門加緊查看相關道路監控視頻,對該時段同行車輛進行全面排查。
在大橋被沖垮的瞬間,在九嶺打工的騰光華是最后一個逃出的,他對人民網記者回憶,他騎摩托車從九嶺往江油行駛,上橋時,車流量很大,橋很窄,他是從橋中間騎過去的。“當我騎到橋中間的時候,聽見‘轟’的一聲,橋從九嶺方向那邊垮了。我就拼命往前騎,最后總算騎到了安全位置。”
金河磷礦被淹
這場暴雨,也使全國六大化學礦山之一的什邡市金河磷礦受到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金河磷礦為德陽市國資委主管的國有企業,成立于1959年,其礦部位于什邡市光明路,礦山分布于石亭江流域崇山峻嶺之中,礦部及生活住所位于什邡市境內,礦山生產主要集中在綿竹市金花鎮境內,化工廠位于什邡市雙盛石亭江流域河灘地帶。
值得注意的是,金河磷礦多數廠區及礦區,與此次特大暴雨重災區重合。
昨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什邡紅白鎮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僅7月8日的暴雨,就造成金河磷礦275人被困。截至昨晚的最新轉移情況是,金河磷礦木瓜坪廠區238人安全轉移,失蹤1人,而在干河口廠區安全地帶避險的36人中,有4人失去聯系,1人受傷。
上述工作人員還介紹,位于紅白鎮的金河磷礦廠區部分宿舍、廠房等房屋被淹受損,廠區內部分鏟車等生產設施被洪水淹沒,位于石亭江流域等地的礦山受災情況更是可以想象。
金河磷礦現已形成年產磷礦石80萬噸、磷銨8萬噸、硫酸6萬噸產能。目前磷礦石保有儲量1550萬噸,可供開采20年左右。
據記者了解,在本次特大暴雨重災區,僅什邡市就有磷礦相關化工企業7家以上。暴雨不僅對磷礦礦山開采加工影響較大,眾多下游化工企業也將因產業鏈關系受波及。
旅游景區遭殃
經歷蘆山地震的創傷,雅安市雨城區上里古鎮國家4A級旅游景區剛剛揭牌,便遭到暴雨襲擊。
公開報道顯示,上里古鎮曾先后獲得“四川十大古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全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殊榮,2012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35萬人次,旅游收入2億多元。
來自雅安市旅游信息中心的信息顯示,這次暴雨導致當地山洪突發、河水猛漲,古鎮核心區的農房、橋梁、游道紅軍石刻碑林等景區的基礎設施受損嚴重。
“正是震后恢復的緊要關頭,沒想到這次又遭受到巨大損失。”上里鎮黨委書記、古鎮管理局局長黃斌向媒體表示,隨著夏季旅游旺季到來,古鎮剛開始從“4·20”蘆山7.0級地震的影響中走出來,洪災前的游客接待量已恢復到震前的約60%。
雅安市另一個4A級景區所在的碧峰峽鎮,也是雅安此次受洪災最嚴重的三鎮之一。
據初步統計,隴西河沿線上里鎮、中里鎮、碧峰峽鎮16900人受災,無人員傷亡。直接經濟損失近7.68億元。
與上里古鎮同為四川名鎮的成都市崇州市街子古鎮,也受到一定的影響。根據街子古鎮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雖然昨日古鎮有輕度積水情況,但截至15時20分,已停止降雨。目前景區秩序穩定,無人員傷亡和游客滯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