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5-28 08:53:20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蓬勃
在經歷了上周的“黑色星期四”后,歐洲股市似乎還處于“眩暈”中,截至上周五收盤,歐洲三大股指尚未恢復元氣,均以下跌收盤。其中英國富時周五下跌0.63%,兩日累計跌幅達到2.72%。那么,歐洲股市的漲勢是否就此終結呢?
歐洲并無“量化寬松”
市場流動性是否充足對于任何一個股票市場來講,意義非凡。到目前為止,美國政府已經實施了第四輪量化寬松,超級寬裕的流動性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經濟放緩的負面影響。
而緊跟美國QE4的步伐,日本央行在今年一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量化寬松”,維持基準利率在0-0.1%區間不變,并引入2%的“物價穩定目標”,取代此前1%的通脹率目標,并且2014年開始每月買入13萬億日元金融資產。在盡管經濟不如從前,“量化寬松”成效顯現,在極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資成本,同時國債市場收益率普遍較低,推動部分資金撤出債券市場,轉而追逐回報率更高的股票市場。
然而歐洲央行并未推出為自己定身量做的“量化寬松”政策,而是代之以長期流動性操作(LTRO)作向金融機構提供低息貸款,此外還包括一些緊急流動性支持工具(ELA)。LTRO是歐洲央行的傳統金融工具,旨在增加銀行間流動性的計劃,維持歐洲銀行業金融穩定性。兩輪LTRO已經為歐洲市場提供了逾萬億歐元的流動性資金。
業內稱股市或現膠著
近期來自歐元區的消息并不能給市場一個明確的信號。外媒報道,市場研究機構GfK上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德國6月消費者信心升至6.5,創2007年9月以來高位。該數據由訪問2000名德國民眾所得。GFK指出,德國經濟今年將進一步恢復,但預計過程將相對緩慢。
作為歐洲經濟的火車頭,德國近期的經濟數據顯得有些矛盾,一方面投資者信心出現下挫、失業率升高,另一方面,5月8日德國經濟部公布的數據卻顯示,經季節調整后,德國3月份的工廠訂單環比意外增加了2.2%,遠遠超出市場預期的下降0.5%,而同比則下降0.4%,也遠遠好于市場預期的下降2.9%。
意大利和西班牙國債收益率較前段時間回落及金融市場其他方面有所改善,但近期歐元區二三線國家的收益率有再次上升的跡象。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11個基點至4.42%,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揚11個基點至4.15%,而23日希臘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再現。
但“量化寬松”政策的先天性缺失使得歐洲市場往往容易看“別人臉色行事”。輝立投資咨詢董事陳星宇表示,歐洲之所以不能夠實施“量化寬松”,是因為歐洲央行沒有一個很好的協調機制來做“量化寬松”。歐洲股市近期也不是表現得特別好,目前的話歐洲股市正處于一個比較膠著的狀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