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5-22 09:00:29
近期,各國貨幣競爭性貶值大有升級之勢。以鄰為壑的貨幣貶值政策已經成為刺激國內經濟增長的利器,新一輪資金浪潮撲面而來。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正從今年初的資金流出趨勢逐漸回歸到資金流入趨勢。
全球經濟“三速增長”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全球貨幣戰加劇全球經濟的“三速增長”,這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定義為全球新平衡狀態。
所謂“三速增長”,即新興經濟體屬于領跑的第一軍團,美國居中,最落后的是歐元區。雖然各經濟體之間存在著增速差異,但總體速度與之前相比都有所回落。胡一帆指出,在全球貨幣戰的大背景下,國際投資者需制定相應戰略加以應對。
在此定義中,新興市場經濟繼續保持強勁發展。東南亞和拉美將受益于又一波熱錢投資帶來的更為寬松的融資條件,但這同時也帶來經濟過熱的風險。中國代表高增長地區,IMF預計2013年中國經濟增速為8.2%;中速增長國家包括美國和加拿大。其中,預計2013年美國經濟增速為2%,將保持穩定。日本和歐元區仍將屬于低速增長集團。處于最后的歐元區,預計2013年經濟增長速度同比下降0.2%。
資金追捧中概股
目前,可以觀察到的是,日本寬松貨幣政策使入境中國內地的資金流更加洶涌。
申銀萬國指出,4月底以來,資金流入中國股票的趨勢已經確立。數據顯示,4月30日至5月9日期間,有5天出現資金流入,僅3天出現流出,合計有5.2億美元外資流入中國概念股票,流出的資金量約為1.6億美元。此前三周,投資者從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撤走39億美元。另據美國專業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數據,截至5月15日的一周內,中國股票基金錄得1.65億美元(約13億港元)凈流入。申銀萬國認為,新興市場股市未來將持續獲得資金流入。
此外,資金重新青睞中概股也可從近日來A股ETF熱賣情況中窺見一斑。彭博數據顯示,5月9日~17日,全球A股ETF共吸資31.56億港元。其中,吸資最多的為南方A50,錄得23.76億港元資金流入。該基金自5月9日獲批新的人民幣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20億元人民幣后,持續錄得資金凈流入。有市場人士認為,今年以來上證綜合指數明顯跑輸環球主要股市,在各國央行不停放水的背景下,資金對中資股重拾興趣不足為奇。
胡一帆表示,全球風險方面需要關注的是,日本棋出險招帶來的債務爆炸式增長,這成為中期的主要風險;此外,東南亞目前最易受泡沫形勢不斷發展的影響。
原文:http://stock.hexun.com/2013-05-22/154372442.html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