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3-04-02 07:55:58
每經實習記者 涂穎浩
4月1日,倫敦市場因假日休市,滬銅卻上演一場驚心動魄的大跳水。主力合約1307早盤跳空低開550元/噸,全天多空激戰,最終空頭占優,以53740元/噸收盤,跌幅為2.34%。主力合約成交338234手,持倉量增加17358手至268040手。
盡管昨日公布的3月中國PMI為50.9%,高于市場預期,但仍未能阻止滬銅的下跌。數據顯示,2013年3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9%,較上月上升0.8個百分點,該指數連續6個月保持在50%以上。而3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51.6,匯豐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兼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稱,該數據確認了制造業經營活動仍在回暖通道。
然而,滬銅走勢卻與國內經濟數據庫向好相左,令人費解。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分析人士將滬銅昨日表現歸咎于愈來愈差的基本面。據記者近期采訪的多位期貨分析市師均指出,曾經被看成基本面最好的有色金屬——銅基本面正在發生變化,而最突出的表現則是不斷攀升的銅庫存。記者統計上期所銅庫存數據發現,3月29日,上期所銅庫存247591噸,較上周增加3.5%。這一數據較2012年6月15日130143噸大幅增加了90%以上,而較2011年12月30日的93219噸增加了166%。
銀河期貨金屬研究員車紅云上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庫存增長太快了。三大交易所銅庫存80多萬噸,2001年的水平有超過這個水平,加上中國保稅區的庫存,是歷史上最大的量。雖然基本面還未轉變,但壓力最大。”截至3月29日,三大交易所銅庫存已接近90萬噸水平。過去十年銅供應短缺,但今年我們都認定到年底銅將出現供大于求。她還指出。在宏觀震蕩的背景下,若供應上跟上來,即使銅價出現一定反彈,銅價也會向成本再次回歸。
另外,供給上的壞消息同時給滬銅施壓。中國最大的精煉銅生產商江西銅業(600362.SH)上周公布,2012年精煉銅產量增長16.1%,并稱其計劃在今年進一步提高產量。2012年精煉銅產量為109.3萬噸,相當于去年全國總產量的18%。中國2012年精煉銅產量為606萬噸。
銅最大的需求是電線電纜,下游主要是房地產行業。近日公布的在主要指標顯示,1月~2月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23%、1月~2月電力投資同比增長5%、1月~2月汽車廠商銷售同比增長15%。雖然主要銅消費指標變化指向復蘇,但上海一私募有色研究人士指出,國內樓市調控新規挫傷了金屬市場的信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