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6 01:40:12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每經記者 李聽 發自上海
截至3月5號,從主流保險公司公布的2月份萬能險結算利率來看,大型保險公司萬能險結算利率維持在中低區域,一般保持在4%及4%以下,而一些小型保險公司則將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調高至5%以上或維持在5%以上運行,以爭奪市場份額。
以大型險企為例,去年12月以來,萬能險一度釋放出“回暖”信號,如中國人壽將主要萬能險產品結算利率從3.9%微調至4%。但事實上,從其他大型保險公司的反應來看,這一“回暖”信號并不明顯。如平安個人銀行萬能險的2013年1月結算利率就由去年底的4%下調至3.875%,與平安個人萬能險結算利率持平;2月份,平安個人銀行萬能險以及平安個人萬能險結算利率與上月保持一致,為3.875%。
從平安人壽近幾年來1、2月份的萬能險結算利率,似乎能看到萬能險日漸式微的趨勢。數據顯示,2010年1、2月平安個人萬能險、個人銀行萬能險結算利率分別為4.5%、4.10%和4.375%、4.0%;2011年1、2月,分別為4.0%、4.0%和4.0%、4.0%;2012年1月,為3.875%、4%;到了2013年1、2月,進一步調整為3.875%、3.875%和3.875%、3.875%。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從2012年1月以來,代表性萬能險結算利率“之”字形走向明顯。如國壽瑞豐兩全保險去年1月份結算利率為4%,2月~5月份結算利率調整為4.05%;6月份下調為4.01%,7月~11月進一步下調為3.9%,12月份向上微調為4.0%,2013年1~2月份維持在4%。
行業結算利率普遍低于4%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大致統計,目前結算利率超過4.0%的萬能險占比較小,而結算利率低于4%的占比較多,如目前太保壽險金誠利兩全保險(萬能型)、金豐利兩全保險(萬能型)等萬能險結算利率為3.9%。記者發現,大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高于一年期、兩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低于三年期、五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別為3%、3.75%、4.25%、4.75%),此外高于五年期存款利率的萬能險結算利率屈指可數。
不過,在疲態盡顯的市場環境下,也有不少中小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結算利率“逆勢高揚”,調整或維持在5%以上,吸引了不少“買家”的目光。如中融人壽融盛連年終身壽險(萬能型)B款目前結算利率為5%(2012年1月以來其結算利率先后變動為:5.30%、5.10%、4.90%、5.0%);2月份光大永明人壽穩保豐兩全保險(萬能型)結算利率為5.25%(2月份光大永明人壽有6款萬能險結算利率維持在4.5%以上);2月份合眾人壽穩贏一號兩全保險(萬能型)等3款萬能險結算利率為5%;2月份安邦人壽盛世5號終身壽險 (萬能型)結算利率為5.5%,堪稱萬能險“結算王”,其余安邦財富增長666號終身壽險(萬能型)等6款萬能險結算利率為5.2%。
事實上,由于萬能險并不需要公告相關賬戶在某一期限內的實際收益率,因此也無法看到保險商們在剔除平滑準備金作用下的萬能險真實收益率。不過從種種跡象來看,一些中小保險商們正在“策略性”地使用平滑準備金。
根據 《萬能保險精算規定》,保險公司應當為萬能賬戶設立平滑準備金,用于平滑不同結算期的結算利率;當萬能賬戶的實際投資收益率小于最低保證利率時,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減少平滑準備金彌補其差額;當不能補足時,保險公司應當通過向萬能賬戶注資補足差額。并且,平滑準備金不得為負,也只能來自于實際投資收益與結算利息之差的積累。
簡單說,平滑準備金的作用就類似于一個 “水庫”,“澇季”蓄水,“旱季”放水,以保證萬能險結算利率保持在一定的合理水平。
“但是從現在的市場來看,如果使用平滑準備金讓賬戶收益率達到了很高水平,則這些保險公司的策略使用存在一定風險。”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發現,事實上即便是這些結算利率維持在高位的萬能險,也僅占其所屬公司的一小部分,這些公司的大部分萬能險結算利率還是維持在4%以下的水平。
高利率產品搶占市場
數據顯示,2013年1月壽險行業實現保費收入1377億元,1月份全行業總保費增速-0.2%,相對2012年增速有所下降。
有壽險公司市場部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保費增速乏力,除了個險代理人成本上升而產能提升放緩、尚未找到明顯策略替代銀保渠道下滑份額之外,此前主打的“理財類”產品收益不高,也是造成目前保費增速出現停滯或下滑的原因。
事實上,一些中小保險商,在市場上“打”出了較高的結算利率,以圖在銀保等渠道搶占傳統主流保險公司的份額。
一位中資保險公司總精算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萬能險只有比銀行存款利率高,才有足夠大的吸引力。事實上,業內人士與記者交流時進一步指出,一般萬能險熱賣的時候,其結算利率普遍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并還要略高于三年期存款利率,同時在返還設計上給予投保人更多返還。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部門負責人在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交流時表示:“從部分中小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熱賣的產品來看,其設計類似于一款儲蓄型產品,且一般會給客戶短期保本的口頭承諾,這樣的產品很容易就進入流程,且銀行柜面或理財人員在銷售產品時少了后顧之憂。由此給一些傳統的銀保大戶們造成了較大影響。”
記者獲悉,在大資管時代背景下,保險投資新政放開保險資金投資范圍并且重新試點保險資管產品將有利于保險資管在市場中拓寬資產累積來源,在規模快速增長的資產管理市場上獲得自身的地位。同時,保險資管產品的放開將多元化保險公司的利潤來源,對提升保險產品收益水平有利。
一位金融分析師認為,目前幾類金融產品的收益率顯著高于目前的險資投資結果,如果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向上述渠道衍生,這將有效提升險資收益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