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3-01-17 08:54:08
本周五國家統計局將公布201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相關人士表示,預計2012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1萬億元,增長14%左右,恰好實現去年年初制定的目標。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有望從2007年的39.6%提高至2012年的55%左右。
“從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的關系看,在2011年消費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僅比投資低2.6個百分點的基礎上,2012年消費貢獻率將超越投資,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相關專家對記者說,考慮到國內外的形勢,預計今年的消費增長目標將與去年持平。
商務部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銷售額增長8.3%。其中,12月增長8.5%,增速連續5個月在8%以上。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2013年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仍然具有比較大的潛力,“只要經濟保持回升,政策調整得當,改革措施得以推進,今年國內消費保持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仍然是沒有問題的。”
據商務部監測,2012年,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通訊器材、醫療保健銷售額分別增長10.5%和11.5%,增速基本與上年持平。家電、汽車等銷售則低位運行。家電、體育教育類商品銷售額同比分別下降1.1%和0.7%,汽車僅增長7.4%,增速連續第二年為個位數。
在談到今年的消費形勢時,沈丹陽稱,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仍具有比較大的潛力。首先,從總需求角度看,現階段我國正處于消費升級的重要時期,城鄉居民儲蓄余額接近40萬億元,這說明我國的消費潛力是很大的,更新換代的需求、服務消費的需求、新興和高端消費的需求特別旺盛。
其次,從促進政策來看,盡管一些促消費政策到期,但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國家將加快建立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努力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會保障,推進城鎮化進程,特別是與分配、收入有關的政策出臺后,可以更有效地釋放居民的消費潛力。
最后,從流通環境來看,隨著促進流通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流通成本可望有所降低,流通效率將會逐步提高,從而形成更有利的消費市場環境。
沈丹陽也提醒,今年國際經濟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出口形勢仍然嚴峻。國內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時期,突發事件、極端天氣等影響市場穩定的因素仍然比較多。再加上消費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家電下鄉”等政策的退出,可能對消費增長帶來一定制約。但是總體上,只要經濟保持回升,政策調整得當,改革措施得以推進,今年國內消費保持持續平穩增長的態勢仍然是沒有問題的。
據了解,在促消費的工作中,商務部明確,首要任務是引導熱點消費。商務部將研究實施信用消費促進政策,重點帶動家電、家居、汽車等耐用品消費。同時,要規范發展網絡消費,制定第三方平臺交易、經營者管理等規章制度。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