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7 01:32:24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劉旭 發自北京
2013年1月1日,原廣汽豐田副總經理江積哲也接管雷克薩斯中國新執行總經理后,意味著雷克薩斯即將進入“江積時代”。
2012年,雷克薩斯投放了包括全新ES在內的13款新車,同時不惜重金力推混合動力概念。但是9月以來,雷克薩斯銷量大幅下滑。在遭遇市場波動后,雷克薩斯正在考慮調整品牌定位,不再單純追求增長速度。
“內憂”遇“外患”
今年年初,雷克薩斯一改低調風格,公布新車導入規劃和8.8萬輛的年度銷量目標。
去年,雷克薩斯在華銷售5.6萬輛。今年1~8月,雷克薩斯累計銷量同比增長達到67%,那時豐田(中國)人士對于年度銷售沖擊10萬輛信心滿滿。然而,9月受市場波動影響,雷克薩斯銷量急轉直下。10月,雷克薩斯不得不暫停對中國市場的進口計劃。
在近日宣布沒有完成既定目標后,雷克薩斯將原因歸結為“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但是,對于雷克薩斯而言,除市場因素外,需要總結的經驗不止于此。
雷克薩斯將2012年定義為混動元年,在多款車型上配備了混動技術的車型選擇。中國進口汽車貿易中心市場營銷部經理王存向記者表示,“混合動力在中國市場還沒有被廣泛接受,特別是在豪華車市場。消費者對于動力性的需求顯然要超過節油性,因此混動車型的市場優勢不明顯。”
而在傳統車型上,雷克薩斯的短板也暴露無疑。“在入門級豪華車市場,雷克薩斯用進口車與德系豪華品牌的國產車型競爭,競爭力孰強孰弱不言而喻。”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
而在雷克薩斯所擅長的服務方面,隨著德系豪華車品牌理念和服務理念的導入,雷克薩斯的優勢也正在消失。據JDPOWER發布的年度 “中國售后服務滿意度指數研究”,雷克薩斯已經從2009年的第2位逐步滑落至2012年的第23位,遠落后于奧迪、寶馬。
在上述“內憂外患”的作用下,雷克薩斯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整,同時放緩了步伐。相比2012年大幅增長的銷售預期,上述雷克薩斯相關負責人表示:“2013年銷售目標不會高于2012年制定的8.8萬輛。”
“逆趨勢”下的定位微調
“無論在品牌搭建,還是產品方向上,以雷克薩斯為代表的日系豪華車與整體豪華車市場的走向并不吻合。”王存將目前日系進口車的市場特征總結為“逆趨勢”。
他分析,首先在產品戰略上,日系車的“逆趨勢”體現在,當奧迪、寶馬、奔馳等豪華車均在擴展緊湊豪華車市場,力圖下延產品序列時,雷克薩斯、英菲尼迪以及謳歌等日系豪華車仍在堅持“大”的車型理念。“這與他們在美國市場的發展有直接關系。”王存分析認為,但是這顯然已經不符合當下國內豪華車市場的發展趨勢。
其次,在品牌定位上,在豪華車市場下探的過程中,品牌宣傳的大眾化顯然尤為重要。今年以來,寶馬、奧迪在奧運營銷、足球賽事冠名上賺足了眼球。反觀日系豪華車,似乎仍將小眾路線堅持到底,除了雷克薩斯冠名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外,大眾化的營銷難覓日系豪華品牌蹤跡。
此外,除了英菲尼迪剛剛宣布國產外,另外兩家日系豪華車品牌仍無國產跡象。因此,無論在產品上還是品牌定位上,日系豪華車的本地化都勢在必行。
“對于雷克薩斯而言,最重要的是梳理品牌定位。”賈新光分析認為。
實際上,“改變”也恰是雷克薩斯2012年選擇的關鍵詞,雷克薩斯試圖以改變以迎合中國市場的需求。
“從此前的‘中庸’,演變成為強調個性、強調年輕的品牌理念,雷克薩斯在堅持大方向的同時,定位正在微調。”上述雷克薩斯相關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仍將堅持趕超計劃,將競爭對手鎖定為德系豪華車。同時,2013年雷克薩斯定義為“混合動力普及年”,希望通過混合動力概念的進一步普及,達到拓展市場的目的。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