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7 01:12:08
兩年來,蔣波寄望通過法律奪回萊美藥業股權的漫漫長路,如今遇上了一個看起來難以逾越的坎兒。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宋麗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宋麗 發自深圳
兩年來,蔣波寄望通過法律奪回萊美藥業股權的漫漫長路,如今遇上了一個看起來難以逾越的坎兒。
萊美藥業(300006,SZ)因股權糾紛曾被數次質疑,而其與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 (以下簡稱重慶藥友)之間仍是一筆“糊涂賬”。近日,重慶藥友小股東蔣波將重慶化醫控股 (集團)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化醫)告到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重慶高院),而訴訟標的正是萊美藥業的股權,訴訟費用達近528萬元,而標的額則是萊美藥業35%的股份,按目前估值約10.5億元。
據蔣波稱,萊美藥業設立之初,重慶藥友出資350萬元持有其35%的股權,他本身也間接持有萊美藥業的股份,但幾經周折,這部分股權卻消失了。蔣波提供的重慶藥友簽發的股東出資證明書顯示,蔣波在1997年出資3000元,擁有3000股藥友制藥股份,后來轉增了2100股,之后又從其他職工處接手了5100股,總計持有10200股,占藥友制藥工會的0.166%。此外,蔣波還起訴了持有重慶藥友51%股份的復星醫藥,標的額為6800萬元,而起訴費用也達到38萬元之多。
如今,蔣波坦陳無力承擔如此大額的訴訟費用,他提交的訴訟費用緩交申請也被重慶高院拒絕。但他同時表示,“目前未撤訴,立案依然有效。”
528萬的天價訴訟費
蔣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出示了兩份起訴狀。這兩項訴訟涉及兩家上市公司,分別是萊美藥業和復星醫藥;訴訟費用共計566萬元;而訴訟標的額分別約為10.5億元和6800萬元。
起訴狀上顯示,原告蔣波要求被告重慶化醫,將違法侵占的重慶萊美藥業有限公司35%股權 (目前為6405萬股,價值1047217500元)歸還給重慶藥友;同時要求判處被告上海復星醫藥、重慶化醫在2002年5月與重慶制藥六廠職工持股會訂立的重慶藥友增資擴股協議無效。
重慶高院近日下發給蔣波的受理案件通知書中表示,蔣波與重慶化醫損害公司利益責任糾紛,以及與上海復星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損害公司、重慶化醫增資糾紛,提交的緩交訴訟費申請,“經研究,決定不同意緩交訴訟費”。
與此同時,重慶高院表示,在收到決定書次日起七日內,兩項訴訟需分別預交案件受理費5277887.5元、383384元;如果逾期不交,將按自動撤回起訴處理。受理通知書上顯示的時間為2012年10月17日。
蔣波表示,他已經向重慶高院立案庭確認,目前還未撤訴,也未下達裁定書,立案依然有效。蔣波猜測,萊美藥業自11月22日起因重大重組事項的停牌,或與本次訴訟有直接關系。《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幾次致電萊美藥業證券部,電話均未接通。
蔣波稱,自己作為小股東,對自身持有的股權轉讓事宜卻沒有知情權,而全部由所謂的重慶藥友工會包辦,到如今自己持有的股權卻消失不見了。蔣波過去兩年中一直在各種官司中奔波,贏得了一場官司,同時贏得了重慶藥友制藥合法的股東資格。
一位上海的吳律師對記者表示,工會無權在小股東不知情的情況下轉讓職工的股份,即使轉讓,協議也是無效的。
而另外一位專注于股權糾紛的張律師卻表示,國內在上世紀90年代改制的情況比較特殊,相關法律規定也不完善,況且時間過去這么久了,訴訟時效性可能已經失去,所以要想打贏官司可能會比較困難。
幾度易手的萊美藥業股權
萊美藥業股權問題的癥結在于其中35%的股權被指“來路不正”。
1997年7月重慶制藥六廠改制時,將其所有生產性資產打包作價約2050萬元,并和企業內部職工持股會共同出資,組建了重慶藥友。職工持股會共出資6157200元,蔣波在內的1400多名藥友制藥工會職工參股。
而萊美藥業也成立于1997年,有資料顯示,彼時重慶萊美藥業的經濟性質為“外商投資”,法人代表是陳艷秋,地址位于重慶市江北區橋北村2號——這也是重慶制藥六廠、重慶藥友的企業地址。
工商注冊資料顯示,1999年8月,萊美藥業法人代表變更為邱宇,注冊資本金變更為1000萬元,分別由國企重慶制藥六廠出資350萬元,占35%的股權,現任董事長邱宇控制的成都藥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出資650萬元,占65%的股權。
蔣波對記者表示,重慶制藥六廠在1999年已經沒有生產性資產,沒有現金對外進行股權投資的能力和法律前提,“這一股權 (萊美藥業35%的股權)依法應當屬于藥友公司,可是當時卻被重慶制藥六廠占有,而六廠于2005年注銷。”不過,上述說法尚未獲得重慶制藥六廠的回應。
2002年4月12日,一份“關于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行使重慶制藥六廠股權的說明”的文件顯示,“重慶制藥六廠在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由重慶化醫控股(集團)公司行使。”這也是蔣波將重慶化醫作為侵占股權的被告的原因。
2002年6月18日,重慶制藥六廠將這35%的股權按照原出資額350萬元轉給了重慶藥友工會委員會。2007年4月16日,又由重慶藥友工會委員會轉讓給了邱宇、重慶藥友派駐萊美藥業的部分高管等38位自然人 (也有41人之說),轉讓價格為1270萬元。
據了解,國有資產的轉讓需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而萊美藥業這35%的股權幾經轉讓均未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文。直到2009年7月22日,萊美藥業在創業板上市前夕,重慶市政府才發文批準重慶制藥六廠將所持萊美藥業股份,轉給重慶藥友工會。
而萊美藥業招股說明書似乎也為這筆股權交易留了條后路。2007年,重慶藥友工會將其持有的萊美藥業的股權轉讓給邱宇、張慧、冷雪峰等38位自然人,招股說明書上寫道,“上述股權轉讓行為當時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目前沒有任何爭議和糾紛。如果將來因該股權轉讓行為發生任何爭議或糾紛,本人將協調解決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通了由蔣波提供的萊美藥業董事長邱宇的電話,在記者表明詢問股權事宜的意圖之后,對方卻表示記者打錯電話,他不是邱宇。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