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2uuuc"></strike>
<th id="2uuuc"><menu id="2uuuc"></menu></th>
<sup id="2uuuc"></sup>
  •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ul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ul>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samp id="2uuuc"><tbody id="2uuuc"></tbody></samp>
  •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風電之都酒泉樣本:風場無奈棄風四成設備產能待消化

    2012-12-06 00:58:19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彭斐酒泉、瓜州、玉門攝影報道    

    每經記者 劉林鵬 彭斐酒泉、瓜州、玉門攝影報道

    “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有“風電之都”之稱的酒泉,原本風電裝機并不多。而2006年《國家可再生能源法》的頒布,為當地風電發展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截至2012年11月,酒泉市已建成風電裝機556萬千瓦。之前的風電計劃,如今已被修改到“‘十二五’末達到2000萬千瓦”。

    而現實情況是,國內風電設備產能過剩超過四成,風電行業正處“寒冬”。風電給以“飛天”和“航天”為名片的酒泉帶來什么?今后的路又在何方?

    11月26日,瓜州北大橋風電場,上午10時許,晴,最大風力1.4米/秒。

    在經歷了一輪迅猛發展之后,如今的酒泉,卻面臨著棄風、產能過剩的尷尬。

    棄風:迅猛發展后的尷尬

    國投酒泉第一風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投風電”)中控室,只有史旭沖一人在值班。

    中控室內的幾個電腦屏幕上,不斷刷新著當前的天氣及風機發電信息。“當風速超過3米/秒時,風機才會運轉發電。”史旭沖說。

    上午10時01分,電網分配給國投風電66臺風機的計劃任務量為5.35萬千瓦,約為該風場總裝機的一半,因風速不夠,該風場出力在“0”上靜止。上午10時03分17秒,風機出力數量依然為“0”,最大風速1.4米/秒,平均風速0.4米/秒。

    “任務量是5分鐘刷新一次,如果出力能夠超過任務量,還可以繼續申請。”史旭沖表示。

    一家“中”字頭能源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瓜州不存在電輸不出去的困難,但考慮到眾多電廠間的利益均衡,電網也不得不做一些平衡。

    一位在瓜州風場駐地的設備制造商客服人員則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風速適宜時,各大機組都在滿負荷運轉,超出了電網的承載能力。這種情形下,即便申請也很難通過,風場不得不選擇棄風。

    而瓜州縣能源局風電股康主任向記者表示:“風場不可能滿負荷運轉,任何風場都會有棄風的情況存在。”

    “棄風”與風電產業的發展如影隨行。

    2011年,中國重點地區風電“棄風”情況統計顯示,甘肅的39個風場棄風率為16.99%,在全國名列內蒙古、吉林之后。

    但這個難題并不能阻擋酒泉發展風電的步伐。

    截至今年11月末,酒泉風電已完成、在建及列入規劃的總功率已達1020萬千瓦。酒泉市能源局副局長曹建宏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講述了酒泉風電的發展史。

    酒泉風電真正的高速發展是在2009年8月,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宣布中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酒泉基地開工。

    按照國家能源局“建設大基地、融入大電網”的發展思路,酒泉市規劃到“十二五”末期,全市風電總裝機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占全國風電規劃總裝機1億千瓦的20%。

    在有“世界風庫”之稱的瓜州,“彩旗飄揚”趕進度模式曾成為當地的一大特色。

    一排“旗林”。每個旗桿下方有個白色牌子,分別寫著各風電場業主的名字,比如華潤電力、國電龍源等等。

    一字排開的20個旗桿,如今已有12個找到主人——近年來到瓜州開發風電的能源企業。如今,全縣已建成風電場21個,國內五大發電集團在內的14戶新能源開發企業在瓜州落戶。

    消化:上網與消納問題同存

    在瓜州、玉門,這兩個酒泉風電基地一期工程的主要集中區域,大部分風電只能通過2010年投產的750千伏武勝-河西-酒泉-敦煌工程送到1000公里以外的蘭州。

    2011年4月,酒泉風電基地裝機容量由2010年底的139萬千瓦急劇增加到403萬千瓦,而甘肅750千伏的送電容量僅為170萬千瓦。

    酒泉市能源局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底,酒泉市累計建成(556萬千瓦)、在建和開展前期工作(464萬千瓦)的風電項目將達到1020萬千瓦。

    酒泉風電基地開發,采用大規模集中開發、集中接入超高壓電網、遠距離輸電的風電開發方式。國家電網公司認為,這是一種典型的長線路、弱電網的風電送出結構。

    據記者了解,甘肅風電并網能力以外的電力,主要寄希望于后續敦煌-格爾木750千伏工程和酒泉-株洲±800千伏工程,而750千伏工程最快也要到2013年才能建成,±800千伏工程則只是已經規劃。

    11月24日中午,酒泉通往瓜州的長途車上,上百個風電機組整齊排列在G30國道北側,而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測,運轉機組數量甚至不足50。

    然而,即便是已經并網的企業滿負荷發電,將風力最大可能轉化為電力,恐怕短時內也只是一種奢望。

    不過,甘肅方面有自己的考慮。據記者多日探訪獲悉,酒泉市政府普遍認為,如果沒有風電場,電網、調峰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幾乎不可能核準建設。

    “經常能看到一部分風機在轉,另一部分停著。”在瓜州當地出租司機羊鐘勇看來,停滯原因主要是電網不夠,賣不出去,發了也白發。

    風場選擇棄風,而其依賴的營收亦必然受到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中國風電棄風比例超過12%,相當于330萬噸標煤的損失。而風電企業因為限電棄風損失達50億元以上,約占風電行業盈利水平的50%。

    “相比于棄風,消納被認為是風電開發必須面對的另一個問題。”能源專家林伯強如是分析。

    而酒泉市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多位當地政府官員向記者表示:酒泉已在大力引進高耗能企業項目,但仍需國家進一步的政策支持。

    在林伯強看來,就地消納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但在電價基本無異的情況下,相比于條件更好的東部,企業愿不愿意來也是個問題。

    寒冬:四成產能仍待消化

    “命系于訂單”的風電設備制造商,在這個“寒冬”或許是最受傷的。

    11月23日,記者在酒泉市肅州區新能源產業園進行調查。

    聚集了風電設備龍頭金風科技、東方電氣、中復聯眾等企業的園區內,只見到三三兩兩的工作人員,而大量風電機組及零部件卻擁堵在廠區的各個角落。

    下午4時,酒泉市肅州區西郊工業園,中復連眾(酒泉)復合材料有限公司門外,兩名工人慢悠悠地走到廠區門口,近半年來,他們已經習慣了這種慢節奏的工作狀態。

    據門衛師傅講,自10月份以來,廠里就沒有再招過新人,“現在這個廠里也就100來號人。”

    按照此前規劃,酒泉工業園2013年風機設備總產能將達到400萬千瓦以上,并成為全國風機制造最大的基地之一,風機制造能力能夠占到全國的20%。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9日,國家能源局下發 《關于酒泉風電基地建設有關要求的通知》,對酒泉市能源局在酒泉風電基地二期工程建設中給企業定任務指標、設備招標要求選本地產品等行為提出嚴厲批評,同時強調“未經國家核準的項目不得開工建設”。

    9月26日酒泉二期300萬千瓦項目獲國家發改委批復之前,2012年3月19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印發“十二五”第二批風電項目核準計劃的通知》,在1676萬干瓦的擬核準項目中,甘肅省為零。

    國家或許刻意在為酒泉風電降溫。記者從酒泉能源了解到,在此之前的近兩年時間,酒泉鮮有新上馬的風電項目。

    對于二期300萬項目的核準,酒泉市多位政府官員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酒泉風電或將再次“乘風而起”。

    在林伯強看來,風電本身并無任何弊端,本應大力推廣,近期國家層面關于風電項目審核的放寬,對整個產業鏈而言,將是一個積極信號。

    然而,行業的寒冬或仍將繼續。中金預計,今明兩年風機市場增速將放緩至30%,而在2004~2009年,國內風機市場的復合增速高達128%。

    在國家發改委近期批復的酒泉風電二期一批3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酒泉工業園區的企業拿到193萬千瓦訂單。而到2013年,該工業園產能將達到400萬千瓦,而目前園區內產能利用率僅在60%。

    “國內風電設備產能過剩超四成。”由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全球風能理事會等前日聯合發布《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2》(以下簡稱《報告》)指出。

    《報告》認為,由于2012年機組市場不容樂觀,總產能已遠遠超過國內市場需求,海外市場的開發才剛處于嘗試階段,今年風電設備產能過剩已成定局。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委會主任李俊峰表示,中國的風電開發商投資的積極性仍很高,而國家能源局為了控制風電發展節奏,收緊了項目審批。

    “接下來就要研究風電的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亦于11月中旬稱,在刺激中國光伏市場擴容的過程中,國家能源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推進風電發展的措施將很快推出。

    ·延伸閱讀

    風電疾行背后:地方的稅收算盤

    在酒泉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韓兆省看來,與風場相比,風電裝備制造對酒泉稅收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2009年1月1日,國家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允許企業在計算銷項稅額時抵扣新購進固定資產所含的增值稅進項稅金。根據相關政策,風力發電企業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優惠。目前,風電企業設備購進費用平均約占總投資的75%左右。

    據了解,相比風場設備進項稅8~10年的折扣期,裝備制造只包括廠方和設備的折扣,而且只要生產即會產生稅收。

    “10年之內風電項目基本沒有稅收,風場把本錢收回以后,才會為地方上稅。”酒泉市多位政府部門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抵扣周期要8~10年。

    而瓜州一位風場負責人則認為:“可能是10年,但以目前情況看,有點懸。”

    酒泉市在意的不僅僅是風場的稅收。2007年,酒泉市肅州區建立產業園,招商思路定為“以風電場建設簽約促風電設備企業落戶”,陸續引入了30多家央企、國企和上市公司。

    “整個園區的新能源產值,占酒泉GDP的15%,酒泉今年GDP為567億元,新能源產值為213億元,換算成增加值在100多億元。”園區黨工委書記韓兆省向記者稱。

    韓兆省表示,風電設備制造從2007年開始建廠,2008年投入生產,2011年產值195億元。今年截至11月,共完成產值213億元。

    而按照整個園區產業發展的規劃,“十二五”末,整個園區的產值能夠達到500億元,新能源產值 “十二五”末的目標是超過300億元,占比60%以上。

    2010年,酒泉市在制定“十二五”風電發展計劃時,預計到“十二五”末,風電裝機總量將達到1271萬千瓦。截至2012年11月底,酒泉市已經建成556萬千瓦,并網543萬千瓦,還有在建及開展前期工作的項目為464萬千瓦。

    在曹建宏看來,“經過這幾年發展,之前的規劃顯然是滯后的。”酒泉市已經作出修改,“十二五”末,酒泉市的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000萬千瓦。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1千瓦裝機需要8000元投入。

    截至11月底,酒泉市完成裝機以及前期計劃裝機為1020萬千瓦,也就是說剩余的980萬千瓦將為酒泉帶來784億元固定投資。

    據悉,風電固定投資中,設備占比將達到75%左右。而在韓兆省看來,這些設備將主要在酒泉市工業園區生產。

    酒泉市能源局稱,在9月26日,國家發改委批復的酒泉風電二期一批300萬千瓦風電項目中,酒泉工業園區的企業拿到193萬千瓦訂單。

    “這些是拿到手的訂單,再加上新疆、內蒙古等地的訂單,2013年酒泉工業園的設備供應至少在200萬千瓦以上。”韓兆省稱。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蜜桃| 日韩国产成人无码av毛片|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 永久免费AV无码国产网站 | 人妻丰满?V无码久久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亚洲av午夜精品无码专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无码|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加勒比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国产精品|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中文字幕无码av激情不卡久久|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 潮喷无码正在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孑伦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