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05 00:56:54
隨著中石油成立昆侖燃氣實行液化氣統銷后不斷吞食市場,從明年1月1日起,中石化也將全面啟動液化氣全國統銷。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喻春來 發自北京
隨著中石油成立昆侖燃氣實行液化氣統銷后不斷吞食市場,從明年1月1日起,中石化也將全面啟動液化氣全國統銷。
據安迅思息旺能源 (ICISC1)最新統計,兩大巨頭統銷的液化氣資源,將占全國總產量的62.99%。
昨日(12月4日),一位行業分析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石化此舉將確保兩大巨頭實行價格聯動,下游的運輸和貿易商、中小燃氣公司或受影響。不過,實際效果現在無法定論。
全國統銷液化氣或占六成
中石化有關人士證實,液化氣業務的統銷總部設在上海,由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負責統銷,在清江和湛江設兩個辦事處。液化氣統銷后,資源統籌調撥或由中石化總部統一安排,定價權也將上交總部,但具體方案仍有待通知。
中石化旗下生產液化氣的煉廠共計35家。據ICISC1統計,中石化2012年的液化氣產量為808.43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5.92%。
2010年末,隸屬于中石油的昆侖燃氣整合中石油旗下35家煉化和油田后,啟動了液化氣統銷模式,規模迅速擴張,目前已是國內最大的液化氣經營商。
ICISC1數據顯示,兩大巨頭統銷的液化氣資源,將占到國內總產量的62.99%。
金銀島分析師劉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統銷將確保兩巨頭煉化、油田企業、深加工企業產銷暢通和平穩運行,在此基礎上實行價格聯動,實現其資源價值的大幅提升。
ICISC1分析師認為,中石化統銷液化氣的目的或與中石油一致,資源統銷僅是第一步,像成品油一樣統配統銷,建立價格體系、穩定產品收益才是長期目標。
兩大巨頭統銷后,是否會帶來價格上的變化?據下游液化氣站有關人士分析,因各大煉廠的液化氣庫容小,煉廠為了排庫,不得不在價格上相互競爭,下游就能采購到較便宜的資源,但在統銷后,一旦由總部確定,價格很可能會提高。
“昆侖燃氣憑借統銷優勢,采銷量年均增長148%左右。”劉薇說,國內60%左右的資源被統售后,液化氣格局或將出現大變革,特別是對地方煉廠及深加工廠家來說,獲取原料的難度將增大,自主權將下降。
中石化統銷效果待觀察
據ICISC1計算,2008年中石油昆侖統銷以前,東北、華南兩地液化氣估價的年均差價均值為1159元/噸;而在2012年,兩者的均價差價已大幅縮小至739.6元/噸。
上述分析師表示,統銷以后,中石油利潤被下游鎖定,運輸、貿易環節的利潤被壓縮,銷售環節的利潤因統一管理將有所增加。
對運輸商而言,由于中石油對北方地區的液化氣資源進行了統銷,南北之間的價差較往年大為縮小,長距離運輸的套利窗口長期處于關閉狀態,部分小型運輸戶難以為繼,運輸行業已經歷了一輪整合。目前存活下來的運輸企業,運營線路多集中于短途,利用某些時段兩地之間的價差獲利,大多數路段集中于南方地區。隨著中石化加入統銷隊伍,運輸商的利潤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
卓創資訊分析師孫潔認為,中石化對華南地區液化氣統銷,無疑將掌控液化氣下游的消費命脈,不過,由于中石化的業務范圍主要在南方地區,與中石油實現統銷的北方地區的市場環境存在很大不同,下游的選擇范圍相對更廣一些,因為除了中石化,進口碼頭、中石油、中海油、分布密集的地煉及深加工企業都能夠提供液化氣。
“中石化的統銷收效如何,現在無法定論。”ICISC1分析師表示,山東及沿江地區分布密集的地煉和深加工企業將是較大的不確定因素,這些企業不一定會跟著中石化的節奏走,到時就可能影響市場定價,讓統銷的力度受到影響。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