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4 01:16:23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蓬勃
每經記者 楊可瞻 實習記者 蓬勃
“這可能是阿根廷歷史上遇到的最糟糕的局面之一”,當地一券商交易主管認為,“阿根廷公債價格暴跌,反映投資者擔心該國政府不會向禿鷲基金賠償,最終導致評級機構宣布阿根廷選擇性違約,這些都促使投資者不斷退出其金融市場。”
全球數只窮兇極惡的“禿鷲基金”,目前正迫使阿根廷陷入十年前的噩夢,如果不向當初拒絕參與債務重組的債權人賠償13.3億美元,阿根廷將很可能再次面臨債務違約,進而引發難以估量的金融市場動蕩。
投資者間的戰爭
來自美國法院的最新判決,幾乎將阿根廷推向了絕境。
根據判決書,阿根廷需要向一些被稱為“禿鷲基金”的對沖基金債權人賠償13.3億美元,同時將這筆錢存入第三方賬戶,否則該國將被禁止向其他參與債務互換的投資者付款。這意味著,阿根廷現在有兩條路可以走,賠款或者面臨債務違約。
故事還要追溯到2000年,當時阿根廷外債總額高達1462億美元,相當于時年外匯收入的4.7倍,而還本付息額占到出口收入的4成。由于受東南亞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影響,阿根廷政府于2001年11月宣布因無力償還外債而債務違約。隨后,阿政府拋出解決方案,通過債務互換對950億美元的違約債券重組,每1美元面值賠償投資者30美分。
盡管有差不多超過四分之三的債權人參與了2005年的債務互換,使得總比例達到93%,但鑒于賠償比例過低,仍有一些“釘子戶”拒絕參與互換,而正是這些“釘子戶”形成了前述的“禿鷲基金”。
當初債券大部分是基于紐約法律發行,而非阿根廷法律,因為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增加投資者對債券的信心,還可以降低發行利率。然而,根據美國上述法院判決,違約債券持有人所得到的待遇應該與接受過兩次債務重組的投資者一樣。
曼哈頓地方法院法官托馬斯·格力撒(ThomasGriesa)表示,“阿根廷必須清償積欠的債務,經過10年訴訟,這是真正公正的結果。”對此,阿根廷經濟部長HernanLorenzino回應稱,“美國法院判決不公平,違反了當地法律,我們將采取一切法律行動,甚至不排除向美國最高法院上訴。”
然而,美國法院的判決在補償禿鷲基金這類投資者的同時,卻可能傷害那些之前已經接受債券互換的投資者。
據了解,包括Gramercy咨詢、Fintech咨詢等債權人都表示支持阿根廷政府,而阿根廷國債的受托人紐約梅隆銀行則質疑法官的判決,稱此舉將使得該行陷入危險境地。
“毫無疑問,這次判決將引發現有債權人與拒絕參加債券互換投資者之間的戰爭”,Garrido&Associates的律師EugenioBruno指出,“同時,由于阿根廷已經沒有足夠現金來進行賠償,該國金融市場很容易遭受對沖基金的攻擊。”
追債之路
既然知道判決可能會得罪大部分債權人,那么為何格力撒法官還執意如此?答案就在于禿鷲基金。
公開資料顯示,拒絕參與互換的阿根廷債券持有人主要有數家基金,包括EM和NMLCapital,兩者均隸屬于大名鼎鼎的對沖基金集團ElliottManagement以及Aure。剩下的,則由意大利的6萬名散戶組成。
但在過去的10年內,Elliott拼盡全力也要拿到欠債,而不是約定賠償的30%。其旗下的兩家禿鷲基金,盯上了阿根廷央行在其他央行持有的基金,該央行常提供項目融資并償還特權債權人,而這一想法也得到了格力撒法官的支持。然而,由于法院裁定這筆錢不用于商業對象,從而導致兩家基金最終未拿到存放在紐約聯儲銀行的1.05億美元。即便如此,這些釘子戶也取得了一些成功,包括沒收得來紐約一家為阿根廷銀行服務的信托機構資金 (約9000萬美元)。
據中信銀行資料,NMLCapital甚至還不惜扣押阿根廷海軍的一艘軍艦,將其作為向阿根廷政府追討欠款的籌碼。事實上,NMLCapital并未直接從阿根廷購買債券,而是在阿根廷國債違約或出現違約跡象后,才購入這些債券,購入價只是債券票面價值的一小部分。但NMLCapital在向阿根廷政府索債時,要的卻是債券的全額資金。可以說,NML是來撿便宜的。
NML敢于如此追債,最主要還得益于其背后的大股東Elliott。這家公司管理資產達到160億美元,其創始人保羅·辛格是華爾街大亨,當過律師也有券商從業經歷。
NMLCapital屬于典型的禿鷲基金,與常規基金不同的是,這類基金專門投資行情看跌的公司。禿鷲基金通常和投資的公司簽訂協議,一旦企業出現重大問題,就可以借此擁有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資產,此外,它們也偏愛買入違約或接近違約的高收益債券或主權債券。
相比于Elliott,那6萬意大利人也不甘示弱。2011年夏天,他們集體向世界銀行的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作出對阿根廷的指控。不過,由于阿根廷對該組織不屑一顧,意大利人并沒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如今,對于這些“釘子戶”來說,唯一的目標就是當阿根廷下一次債務重組時,能確保獲得之前100%的投資金額。
債務違約災難
“這可能是阿根廷歷史上遇到的最糟糕的局面之一”,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一券商交易主管BrianJoseph認為,“阿根廷公債價格暴跌,反映投資者擔心該國政府不會向禿鷲基金賠償,最終導致評級機構宣布阿根廷選擇性違約,這些都促使投資者不斷退出其金融市場。”
一旦阿根廷債務違約,會造成怎樣的災難性局面?
首先,可以預計的是,阿根廷金融市場將出現混亂,進而推低債券等固定收益價格。彭博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倫敦時間4時58分,阿根廷1年期CDS合約跳漲224個基點,至6506個基點。自10月26日以來,該合約已累計上漲接近60個基點。同期5年期CDS漲113個基點至2766個基點。一般情況下,CDS價格上漲,反映投資者不信任一國的主權信用。
債券市場上,2017年到期,票息為8.75%的阿根廷國債收益率暴漲84個基點至16.93%,創11月13日以來最大漲幅。對應債券價格,每1美元漲2.2美分,至74.8美分。
與此同時,投資者還在拋售阿根廷股票,追蹤13家上市公司的阿根廷MERVAL股票指數在22日大跌4%。自10月以來,該股票指數的累計跌幅達到了9%。
如果阿根廷真的再次陷入違約,麻煩恐怕還將感染至全球。據統計,從2001年12月 (阿根廷上次違約)至2002年9月,標普500指數累計下跌了28%。而在2001年12月至2002年2月這如此短的時間內,上證指數下跌了15%。
事實上,即便沒有美國司法部的裁決,阿根廷債務狀況也不太理想。根據路透社提供的阿根廷債務清單,今年12月阿根廷償債壓力將陡增,其中包括12月2日向接受債務重組債權人支付總額為4200萬美元的利息;12月15日將有總額3億美元的國債到期;12月31日有1億~2億美元到期債券需要償還。
有市場人士表示,第三季度以來累積的債務壓力將使12月成為阿根廷技術性債務違約的拐點。
彭博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阿根廷GDP同比增長為0。今年10月,其CPI同比增長10.2%,其中醫療保健物價膨脹速度最快,接近13%,食品與飲料通脹超過10%,顯示物價壓力極大。另外,今年三季度,其失業率為7.6%,與美國當前狀況接近。但最糟糕的是,阿根廷貿易狀況較差,二季度其經常賬目占GDP比重僅為0.2%,其中出口同比萎縮8%。
一旦阿根廷再次債務違約,將率先沖擊南美經濟體。據了解,阿根廷是南美第二大經濟體,其債務違約將使阿根廷比索大幅貶值,同時令南美經濟體的經濟復蘇更加困難。
從雙邊貿易上來看,巴西、委內瑞拉和土耳其可能會受較大拖累,因為當大量國際資本回流后,將導致對南美國家的投資 (特別是固定資產)萎縮,進而令經濟減速。根據彭博數據,阿根廷經濟之所以還沒有陷入衰退,是因為政府大力推動消費支出,該項同比增速在二季度達到了6.8%。
此外,阿根廷比索已連續23個交易日對美元貶值,進一步提升了該國惡性通脹的可能。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