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0 01:03:46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旅游所出租的房屋及土地不是其自有產權,公司充當的僅是“二房東”的角色。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每經實習記者 李映泉
11月15日,云南旅游(002059,收盤價7.59元)發布簽訂重大合同公告,稱擬對外出租位于世博學院的房屋、場地及附屬設施,但在公告中,公司卻表示將租賃帶來的部分收益計入資本公積。
對此,多名會計專家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種做法或并不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而值得注意的是,云南旅游所出租的房屋及土地不是其自有產權,公司充當的僅是“二房東”的角色。
所出租房屋系從大股東租賃
11月5日,云南旅游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與云南耀星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 《租賃合同》及《補充協議》,耀星管理公司租賃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穿金路765-767號原世博學院的房屋、場地及附屬設施,占地42.498畝,總建筑面積為19317.81平方米。運動場、可用空地和通道空地約8336.2平方米,此次綜合租賃收入共計9346.14萬元。
租賃合同本身看似正常,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公司對此項租賃的收益處理上,卻出現了蹊蹺之處。
根據合同約定,租金分20期交付。但第一期(2012年)支付給公司的租金為300萬元,公司表示,根據證監會[2009]34號文件規定,將由此產生的162.63萬元收益計入資本公積中。故合同的履行對公司2012年營業收入和營業利潤無影響。自2013年開始,公司除租賃收入外還提供其他相關配套服務,這些服務項目產生的損益計入當年凈利潤中。
租賃產生的收益為何要計入資本公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資料發現,資本公積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于接受捐贈、股本溢價以及法定財產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積金。而云南旅游這項租金收入,既不涉及捐贈,也不存在股本溢價和財產重估。
值得注意的是,公告顯示,公司所出租的房屋及土地并非其自有產權,而是從控股股東世博集團處租賃而來,租賃期十年零六個月(后六個月為免租期),租金共計2500萬元。因此在本次交易中,云南旅游充當的是“二房東”角色。
會計師:涉嫌調低凈利
某知名財經院校的會計學教授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通過租賃土地、房屋所帶來的租金收入,理應計入當期收入,而租金所帶來的收益也需計入當期凈利潤,云南旅游將這筆收益計入資本公積顯然不合理。而且這部分土地也不是自有產權,只是轉租出去,也不符合投資性房地產的有關規定,這種做法顯然與會計準則相沖突。
為此,記者還采訪了會計專家馬靖昊,他同樣對此事表示疑惑:“將租金帶來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這顯然是不應該的,會計準則中也沒有這樣的說法”。
記者還發現,公司所提到的依據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會公告[2009]34號文件”,實為“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做好上市公司2009年年度報告及相關工作的公告”。但這份文件從頭到尾無一字提及租金收入可計入資本公積的事宜。
“這份文件其實就是一個精神性文件,就是要求上市公司做好會計工作、遵守規則,這肯定不能成為他(云南旅游)這個做法的依據的”,一位在國際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就職的注冊會計師向記者表示,“這種做法,雖然并未對上市公司財產和投資者權益造成損害,但卻涉及到公司的利潤調節”。
他補充稱,云南旅游這部分租金所帶來的收益計入公司資本公積中,不僅會調低公司當期凈利潤,還會影響到公司當期的凈資產收益率。因為“你把它計入資本公積,當期的應計入凈利潤就少了,而公司凈資產卻增加了,這樣一來凈資產收益率就降低了”。
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撥打了云南旅游證券事務部門電話,但始終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www.troyoo.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