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1 01:02:53
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然而樊綱則認為,這只是調整,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企業破產,中小企業對自己發展要有信心。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深圳
每經記者 胡廷鴻 發自深圳
在穩增長,調結構的大背景下,作為最具有創新動力的中小企業如何獲得金融支持?7月20日,由《每日經濟新聞》與北大匯豐商學院聯合舉辦的“2012產業金融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北大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著名經濟學家樊綱,全球中小企業聯盟執行主席王家卓,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云,深圳銀監局副局長胡艷超等權威專家和政府官員,深圳紅嶺創投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世平、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楊泉,浦發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黃奕生,深圳東方福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程厚博,深圳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大杰等業界精英,包括學術界、產業界、金融界、傳媒界、投資界、以及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在內近500位參會來賓濟濟一堂,共同解讀金融改革最新政策,解密中小企業融資新渠道,解析中國經濟轉型關鍵力量所在。
偌大的國際會議中心座無虛席,智慧的碰撞,激起陣陣掌聲。
“中小企業應該在專業上下工夫。”周五(7月20日),在《每日經濟新聞》和北大匯豐商學院聯合主辦的“2012產業金融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中國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樊綱為在場的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難題“把脈問診”時表示。
樊綱稱,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盡管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跟企業家自身因素有關。為此,他建議,一方面應該鼓勵放開市場限制,開放民間金融,使其陽光化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另一方面,企業家應該對股權融資等新的融資方式持開放態度,讓別人參與進來。
今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增速進一步下滑,然而樊綱則認為,這只是調整,不會出現大面積的企業破產,中小企業對自己發展要有信心。
企業家應該讓別人參與進來
大量破產倒閉、用工荒、拉閘限電、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漲,融資難、利潤下降……近年來,隨著全國中小企業數量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經濟熱詞與中小企業聯系在一起,成為當下中小企業面臨諸多發展難題的標簽和符號。
2008年國家發改委有關領導在講話時提及,在全國有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4200萬戶,占全部企業總數的99%,并且為全社會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
近年來,中小企業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不僅面臨成本上升、技術升級緩慢行業性難題,也遇到不少融資瓶頸。
在所有的難題中,“求錢若渴”是絕大多數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而大型商業銀行的“嫌貧愛富”使得不少企業都遭受了融資困境。
對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順利融資成為當下解決眾多癥結所在。
從融資的方式上看,要么直接融資,主要方式是銀行貸款,要么進行間接融資,如股權融資等。
7月20日,面對在場眾多中小企業家困惑的目光,樊綱勸導中小企業家們要放開心態,努力尋求新的融資方式,允許股權融資,讓投資者參與進來。
實際上,中小企業融資困境除了金融體制方面的結構性因素,自身也有不少頑疾需要治理和調整,大多數企業家需要突破狹隘的思想意識,尋求現代企業制度下新發展模式。
傳統意義上的企業融資大多依靠商業銀行貸款。盡管中小型企業在獲得銀行新增貸款方面有所增長,但在獲得貸款方面的能力仍然較弱。這顯然與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地位不匹配。
然而,盡管各大銀行加大了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傾斜力度,但中小企業對資金的渴求一直不能得到滿足。從正常渠道不能獲得資金,不少企業轉而投向地下的、隱形的民間融資或高利貸。然而大量非正規的民間金融完全不納入監管,也會給金融體系帶來嚴重的沖擊。眼下,溫州民間高利貸泡沫的破滅僅僅是龐大的“地下金融體系”的冰山一角。
樊綱認為,應該通過改革使這樣一批民間的金融機構能夠陽光化,能夠接受一定程度的監管。很多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它不陽光,使它陽光化、合法化,反倒可以解決過去存在的一些問題,得到更好發展。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難題,需要產業融資方式的創新。對此,樊綱認為,近年來逐漸興起的股權融資方式應該大力發展。
他指出,過去多年里,中國在股權融資方面發展特別弱,一方面資本市場不發達,沒有大量投資基金的存在,使得中小企業投資沒有出口;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家不愿意采用股權融資的方式。
“企業家不太愿意做股權融資,他寧可自己私有企業,也不愿意別人來參個股,很多企業不希望將來上市。”樊綱稱,這也是中國一些制度問題。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幾年情況有了巨大變化,創業板、中小板的推出刺激了PE的大大發展,現在全國有1萬家PE,平均資金是每個基金1億元,有的是很小的基金。樊綱認為,企業家要充分認識到這個融資機制。
然而,從融資的效果看,間接融資往往只能解決一些流動資金的問題,企業要長期發展,需要更多的直接融資方式。
“作為一個創業者、作為企業家,你沒有資金的話,你要讓步股權,你要和別人合作,你要告訴別人信息,告訴別人你在干什么。我們企業家需要有更開放的心態,你不能老盯著銀行資金,一遇到宏觀調控,銀行資金馬上停掉。”樊綱說。所以企業家要改變心態,讓度股權,才能有股權投資、直接融資。一些投資基金不僅可以為企業解決發展的資金問題,還會為企業長期發展提供顧問咨詢。
專業化是出路
在當下中小企業面臨的諸多困難中,僅僅解決資金問題,并不能完全打開中小企業發展的新局面。
樊綱認為,目前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存在一種急于轉產的心態,“今天做這個領域,明天做那個領域。”眾所周知,目前中小企業面臨諸多發展困境,究其緣由,樊綱認為,一方面是因為宏觀經濟和金融體制方面的問題,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政府、學者和媒體的誤導,一些中小企業看不起自己的行業,輕易將轉變生產方式片面的理解為發展高新科技。
中小企業如何才能在競爭中有效率、勝出?為此,樊綱告誡稱,中小企業應該專注、專業和專心做自己的產品和行業。
“中國沒有不好的產業,只有做不好的企業,只有不專注而做不好的企業。”樊綱認為,從中國的長期發展看,中小企業不是一個簡單過渡問題,中小企業是長期存在的,也需要長期專業發展,專業化的競爭。
中國經濟仍是合理增長
一方面是中小企業融資困境,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在調結構的大背景下遭遇短期“陣痛”。
上周(7月13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數據,2012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繼續回落。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27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其中,一季度GDP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
與2011年相比,中國宏觀經濟增速下降的幅度進一步加大。有分析觀點認為,中國宏觀經濟“硬著陸”風險加大。這無疑使正面臨各種難題的中小企業雪上加霜。
對于上半年GDP增速下降,樊綱認為,要對中小企業發展、中國各種產業的發展有信心。
“中國高增長時期遠遠沒有結束,現在是一個波動當中的低谷。”樊綱認為,當前的經濟增速下滑只是前期過熱之后的調整。現在不是危機,我們是軟著陸。
“7.8%仍然是世界最高的增長。”據樊綱預估,下半年宏觀經濟增速會再回到8%左右。他認為,過去兩位數增長在中國是過熱增長,一定有通貨膨脹,回到8%左右正常增長是好消息,不是壞消息。
不論是中國經濟“硬著陸”還是“軟著陸”,必然有一些企業受到打擊,特別是中小企業首當其沖。
但樊綱對此輪經濟發展的表現樂觀:“軟著陸后,中小企業受到沖擊,但是絕大多數不會倒閉破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廣州:020-89660257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