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7-12 17:36:12
成都彌攝影的創始人周宏談如何填寫高考志愿,并分享他的高考故事。且談如何選擇讓專業盡量對口,以及對有計劃投身攝影行業的同學提出寶貴建議。
最近聽了這么一個事,說一孩子高考成績不佳,輕信他人花8萬元就能買到高校“內部指標”,讀了三個月卻發現只是旁聽生,犯罪嫌疑人竟詐騙4位家長60余萬元。現在正值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家長切勿相信“包上大學”的謊言,病急亂投醫啊!說到這兒,似乎每年高考過后,總會有層出不窮的騙子運用各種花招手段,騙得千金百兩。歸根結底還是家長不冷靜,填報志愿是大事,我們應該冷靜的分析。作為成都彌攝影的創始人,我希望我自身的例子能夠幫助到眾多的學子們。
記得當時我填寫志愿的時候,就有一個感覺,迷茫。我該選什么?我能做什么?我適合什么?等等一堆一堆的問題圍繞著自己,困擾著自己。我的建議是首先考慮自己的興趣,問問自己喜歡什么,什么會激發我學習的欲望,這樣對以后的職業發展必然是有好處的。我就是個典型的反例,當初的迷茫使得最終選擇專業的決定權落到了父母手里,于是乎我與我的興趣——攝影,背道而馳,讀了毫不相干的“應用電子專業”,就現在來說,就叫做“專業不對口”,“專業不對口”直接導致進入社會就得重頭學起,甚至可以說,整個大學讀完,對我的工作毫無幫助。
說現實一點的,現在的社會,競爭尤為激烈,每一個大學生都夢想著有一個好的職業,不被社會所淘汰,而好的職業一定程度的取決于好的專業,或是好的職業規劃。對于未來,如果面臨較多的選擇,對眾多專業猶豫不決的話,我的建議,盡量報考技術性稍強的專業,這樣的專業會因為時間的累積而收獲頗豐,攝影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就行業來看,當時我從單純的攝影轉向了創業做影樓,一部分原因是九十年代末期的時代機遇,還有另一部分原因是基于我對影樓行業的執著與追求。
對于自己所適合的專業是否有點頭緒了呢?如果沒有,不急,我們再來說說學校,想好了專業再選學校固然好,如果沒想好專業怎么辦?我們可以想想什么樣的大學是自己向往的,是學術性較強的名牌大學?重點院校?還是技術性較強的技術學院呢?其實無論哪一種,都不代表畢業后就能輕輕松松找到工作,在我看來,社會在不斷印證那句老話“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我們目前需要的是找一個“好師傅”領我們進門,就拿攝影來舉例,如果你先選擇了學校環境,偏偏報考的學校沒有攝影這樣的專業,不妨報考與“服裝”“設計”等有關的專業,同樣可以起到“師父領進門”的效果。
其實現在的攝影行業很艱難,一方面工作室多如牛毛,另一方面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數碼產品也越來越普及,競爭可謂是相當的大。當然,巨大的挑戰中其實孕育著機遇,工作室數量的龐大直接導致技術兩極化,拍得好的越拍越好,拍得不好的越拍單越少。數碼產品的普及讓人們越發意識到攝影專業的難度與不同,隨之對攝影行業的從業人員有了專業化的要求,也更依賴和向往自己擁有專業人士所拍出的照片。對此,我建議有計劃投身這個行業的同學,一定要做到“三肯”,“肯堅持”“肯專研”“肯思考”。
說了那么多,就如開篇所講,希望大家能滴水看世界,舉一反三找到適合自己未來的道路,切記不要心煩氣躁,冷靜分析和了解,必然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專業的。
相關專題推薦:每經網特別策劃《那些年我們填過的高考志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