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2-02-29 08:45:13
此前的兩三年里,中國鐵礦石市場的價格走勢背離了供求關系的基本面,長期高礦價對我國鋼企造成了實質性損害。
每經記者 張國棟 發自北京
在2012中國鐵礦石會議現場,鐵礦石價格再次成為參會嘉賓的熱議話題。
2月28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簡稱以下簡稱“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內的與會者表示,鐵礦石已經逐步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鐵礦石價格已經進入下行通道。“我們同國際上一些鋼鐵企業和礦石生產企業進行交流,他們也贊同我們的分析。”他說。
記者了解到,不止是被國際礦商裹挾的國際礦價將逐步回歸理性,我國的鐵礦石對外依賴度也將呈現下降態勢。但不容忽視地是,如果國產礦高成本之苦不能盡快解決,未來可能在與進口礦爭奪中喪失“價格優勢”。
礦價將波動走低
“隨著我國宏觀調控效果的進一步顯現,鐵礦石價格將有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我們同國際上一些鋼鐵企業和礦石生產企業進行交流,他們也贊同我們的分析。” 2月28日,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向與會媒體表示。
他分析稱,鐵礦石已經逐步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鐵礦石價格已經進入下行通道,近期鐵礦石價格的快速下滑就是信號。
此前的兩三年里,中國鐵礦石市場的價格走勢背離了供求關系的基本面,長期高礦價對我國鋼企造成了實質性損害。數據顯示,國內鋼企的銷售利潤率,已經從2005年的6.25%下降至去年的2.42%。
王曉齊表示,今后鐵礦石價格總體呈波動中走低的趨勢,波動幅度將比去年大大減小,將在110~130美元/噸的范圍內波動,如果國內鋼鐵市場進一步萎縮,進口鐵礦石價格可能跌破110美元/噸。
據悉,在去年第4季度,進口鐵礦石價格曾出現大幅跳水。其中,9月份以后,進口礦價格曾由最高接近200美元/噸下跌至117美元/噸。
但他同時強調,即便鐵礦石總體價格將呈逐步走低的趨勢,但受鐵礦石開采成本、資源稅等因素的影響,礦價下降到一定程度也會獲得支撐。
鐵礦石對外依賴度已持續下降
不止是被國際礦商裹挾的國際礦價將逐步回歸理性,我國的鐵礦石對外依賴度也將呈現下降態勢。
中國礦業聯合會資深專家吳榮慶提供的數據顯示,2010年鐵礦石超量進口4000萬噸,實際對外依賴度為61.3%,同比下降2.5%;2011年1-11月超量進口7000萬噸,實際對外依賴度57.4%,同比下降3.9%。
王曉齊稱,今后,我國鐵礦石進口對外依存度有望進一步降低。
他說,近年來,國內鐵礦石采礦產能年均增長25%,“以建設周期2-3年考慮,2008年以來加快建設的礦山將逐步發揮產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現場獲悉的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鐵礦石增產2.83億噸,同比增長27.15%,至少可以滿足6500萬噸生鐵生產的需要,2011年國內生鐵產量比上一年增加4893萬噸,表明國內增產鐵礦石完全可以保障當年增產,并有富余。
國內鐵礦逐年增加的同時,我國海外權益礦能力也在持續發力。數據顯示,2010年末我國企業在外權益礦能力已達1.5億噸/年,2011年將新增權益礦3000萬噸。
國產礦短期或遭“價格戰”
值得關注地是,盡管國產礦產能在逐步釋放,但如果進口礦價未來繼續走低,國產礦可能面臨“價格優勢不再”的嚴峻考驗。
2月28日,我的鋼鐵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供數據顯示,目前,唐山地區63.5%印度粉礦價格與66%國產鐵精粉價格的平均差價為-30元/干噸,即唐山地區國產鐵精粉價格比63.5%印度粉礦價格貴30元/噸。而去年下半年之前,往往是國產鐵精粉占據著價格優勢,且二者平均價差會在100元/干噸左右。
相對高價的背后是開采國產礦的高成本。“無論國內找到多少資源,國產礦有個成本在里面,它的價格很難降下來,導致要比進口礦價格高出很多。”易鋼資訊鐵礦石分析師徐吟秋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是表示。
記者了解到,國產礦失去價格優勢的直接結果,便是鋼廠為控制成本,普遍降低了國產礦的配比,轉而采購進口礦。我的鋼鐵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唐山地區鋼廠的外礦配比高達94%,即唐山地區鋼廠的燒結礦幾乎100%都在使用進口礦。
而從去年10月份至今,因進口礦價格優勢明顯,我國鋼廠在采購策略上普遍“棄國產礦而采購進口礦”,外礦配比(進口礦總量占鋼廠高爐冶煉的百分比)持續攀升并屢次創下新高。
徐吟秋稱,目前,國內一些礦山有大規模擴產的計劃,但“國內礦價減不下來,生產成本還在支撐的話,中國對進口礦依賴程度仍會比較高”。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