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08 11:19:32
中國鋼鐵業盈利水平跌至歷史谷底。77家大中型鋼企中有25家出現虧損,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
每經編輯 王迎春
每經網快訊:工信部昨日明確鼓勵中國鋼鐵企業敢于吸引外資參股國內鋼鐵企業。在工信部昨日公布的一份文件中,工信部稱,要敢于吸引國外頂尖鋼鐵企業投資參股國內鋼鐵企業,以迅速提高國內鋼企的管理和開發能力。此前,中國鋼鐵業普遍被指存在產品結構檔次低,落后產能規模大,盈利艱難。
工信部是在其官方網站公布的《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做出上述表述的。而在此前,2005版的《鋼鐵產業發展政策》規定,外商投資我國鋼鐵行業,原則上不允許外商控股。
《規劃》稱:“中國鋼鐵行業已具備相當的實力,我們要敢于吸引國外頂尖鋼鐵企業投資參股國內鋼鐵企業,吸引他們參與重大項目,要舍得給對方利益,以迅速提高我們的管理和開發能力。”
鋼鐵業大量消耗資源,目前其消耗量占全社會總能耗13.9%,為增強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鋼鐵業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鋼鐵工業在鋼材品種質量存在嚴重不足,產品檔次低、質量與穩定性較差,并以低層面滿足市場要求。在高端產品研發和與下游行業銜接上都有待提高,對此,《規劃》特別指出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穩定性、滿足下游需求。
據工信部統計,目前我國鋼鐵業有企業超7000家,其中生產粗鋼企業達500多家,產業集中度低,盲目投資、重復建設、無序競爭問題嚴重,行業缺乏創新能力和行業自律力。
特別是在鋼價下挫鐵礦石價格價格堅挺的背景下,中國鋼鐵業盈利水平跌至歷史谷底。《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10月份77家大中型鋼企中有25家出現虧損,行業銷售利潤率僅為0.47%。
為扭轉這一局面,《規劃》從行業布局、節能減排、加強下游銜接、建立鐵礦石資源保護、加強技術改造等多方面提出了方向。《規劃》特別提到,要提高我國鋼件業國際化水平,并且提出了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敢于吸引國外頂尖鋼鐵企業投資參股國內鋼鐵企業,吸引他們參與重大項目,舍得給對方利益,以迅速提高我們的管理和開發能力。“我國鋼鐵工業落后時靠改革開放,發展了自己,沒有被別人吃掉,我國現在更有條件有資本開放自己。歷史將證明改革開放是中國鋼鐵業的必然選擇。”
工信部還敦促加快推進東南沿海鋼鐵基地建設,包括寶鋼集團的湛江基地及武鋼股份的防城港基地。此舉或表明,中國政府可能會很快放松對這兩個項目的監管限制。
由于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目前不再批準新的鋼鐵項目,這也是上述兩大鋼鐵項目推遲多年的原因所在。
工信部還表示,環渤海地區及長江三角洲地區原則上不再新建鋼鐵基地。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