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20 10:02:19
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以及引發的海嘯、核泄漏危機,對全球金融市場的沖擊不可小視。這些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日本的保險業面臨巨額賠付。日本保險公司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巨額賠付就必須變賣其金融資產,這些金融資產不僅分布在日本市場,歐美金融市場同樣有這些公司的投資。因此,日本保險業的巨額變現行為容易導致全球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日后如果出現保險公司因為巨額賠付而倒閉的話,影響將更大。除保險業受到沖擊外,天災會導致大量銀行不良資產,銀行業也會受到沖擊。
其次,使全球匯率市場出現劇烈動蕩。日本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使日本民間有很多資金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套利交易,將手里的日元兌換成澳元、美元、歐元等貨幣,以獲得比國內更高的收益。套利交易有一定的前提,日元兌其他貨幣必須保持穩定或日元保持貶值的狀態,如果日元大幅度升值則套利交易就要被迫進行反向操作,即賣出澳元、美元等貨幣并買進日元。因為日本持續進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民間進行日元與其他貨幣的套利交易數量巨大,因此,每當日元匯率升值時就會引起套利交易者大量的反向交易,于是,會導致日元的進一步波動。好在2008年之后,隨著美國利率的大幅度降低,套利盤應該比之前有大幅度減少,否則此次日本大地震引起的日元匯率波動將更大。阪神大地震后日元急升了20%,估計這次升值的幅度要小于20%。
第三,全球產業鏈會出現問題。日本是全球最重要的工業制造國之一,在全球產業鏈中有重要地位,由于此次天災導致的鋼鐵、汽車、芯片等暫時停止生產,將嚴重影響分布在全球的相關產業的生產。日本與中國的產業聯系十分緊密,中國的大多數高科技產品,如精密儀器、儀表、芯片等都是從日本采購,日本生產的中斷直接影響到中國相關企業的正常運轉,有些企業將會被迫中斷生產。
第四,核泄漏將直接導致全球范圍內核電業發展的停滯,之前股市曾經將這些公司的股票一炒再炒,股價嚴重偏高,有關核電設備制造公司的股價將出現大幅度下跌。關于核電的建設,我國政府已經表明態度,估計其他國家的政府也會表明類似的立場。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