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29 01:46:28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受外圍股市及商品期貨有所回落影響,昨日A股小幅回調,收盤滬綜指跌0.63%至2611.35點,深綜指跌0.62%至1163.32點。滬深300指數跌0.83%,10月期指跌0.56%。大盤成交有所放大,但總體而言拋壓比較有限。
通脹概念股走勢偏強
除鄭州的棉花期貨仍大幅上漲外,昨日多數內盤商品期貨走勢偏軟,連帶打擊了A股中的煤炭、石化等資源類股,并對股指構成拖累。昨中國鋁業因個股利好而漲停,間接限制了其他有色金屬股的調整空間,使之收盤時總體表現仍相對較強。黃金股也是個例外,其走勢相當堅挺,收盤多數大漲。
造成上述反差可能和投資者的通脹預期相關,因媒體引述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的話稱:“目前CPI調控目標在3%,‘十二五’期間可以考慮容忍單年CPI調控目標在5%。”
這些話不知代表官方,還是代表經濟學家自身看法,投資者可關注此事后續發展,看有無新的說法或聲明。如果消息面在這方面沒有新的說法,那么投資者對該因素就不可小視了,筆者認為最起碼商品期貨中一些惡炒的機構會信心倍增,未來或會更加有恃無恐地炒作,最終也會引發包括股市在內的所有金融市場作出些聯帶反應。
短期操作重防守
昨日地產、金融等權重股表現不濟,特別是地產股跌勢相當明顯,這或暗示樓市進一步調控政策出臺機會大升。不過筆者認為,和以往樓市調控的五花八門政策正相反,傳說中的房產稅可能力度又有過猛之嫌,弄不好難以收發自如,對銀行造成不可預測的沖擊極有可能是有關方面的顧忌之一。
部分投資者可能對國慶后的股市走勢感到難以把握,因從股指形態看似乎較為中性,處于可上可下形態之中。筆者個人認為,投資者可能暫時還應以回避為主,看節后政策面有何重大變化再說。假如不久以后國家調控政策出臺,再假如未來的調控政策更加嚴厲,那么股指至少也會受一些階段性沖擊,看好后市者完全可待此沖擊漸近尾聲時再回補籌碼。
中金公司在一份新出的研發報告中表示,對中國股市來說,10月份可能十分危險;因為自1992年以來,上證綜合指數10月份的回報率中值是負4.5%,下跌年份占比為67%。該報告還表示,10月份將有7500億元股票在限售期結束后涌入二級市場。
投資者當然不能過度依賴機構研報,不過當機構們觀點并沒有空前一致的時候,此時還是可以適當參考的。就筆者看來,A股在歷史上只要處于平衡市而非處于單邊市,一般下半年走勢不如上半年,這一方面和銀行貸款季節性節奏及機構拆借資金的運作周期有關,另一方面和個股炒作高送轉股實施時點及出貨時點選擇相關。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聯系電話:021-60900099轉68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