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0-07-09 09:01:00
基金上半年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陷入尷尬境地,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7日,上半年基金參與增發的股票近半數已經跌破增發價,目前參與定向增發的十余家基金公司總體浮虧近4000萬。
目前,上市公司定向增發門庭頗為冷清,公募基金參與熱忱有限。數據顯示,整個上半年,A股市場45次定向增發中僅有14家公司吸引公募基金參與。日前,吉恩鎳業(600432)非公開發行4778.05萬股,僅吸引富國一家基金公司參與,且申購額度僅為134.38萬股。
熱情不高 單干居多
與上半年相比,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參與A股市場非公開發行顯得十分冷清。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僅僅有十余家基金公司參與上市公司的非公開發行,且多是單槍匹馬買入。45家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上市公司中,僅有宏圖高科(600122)、中泰化學(002092)吸引了3家基金公司,中恒集團(600252)吸引了2家基金公司,其余的11家公司吸引了1家基金公司,剩下31家公司的定向增發未能吸引公募基金參與。
數據同時顯示,在參與非公開募集的基金中,不乏個別基金公司特別熱忱,而絕大部分其他基金公司并未參與進來。其中華夏基金參與熱忱最高,共參與新海宜(002089)、中恒集團、南通科技(600862)和復星醫藥(600196)等4家公司定向增發,嘉實、廣發和國泰分別各參與2家基金公司的非公開發行,其他如富國、國投瑞銀、鵬華和信達澳銀等基金公司,在整個上半年僅參與一家上市公司的非公開發行。
另外,在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基金公司中,動用資金量上分歧較大。嘉實、易方達和國泰3家基金公司共動用7.36億元資金。博時、國泰參與南山鋁業(600219)非公開發行,分別動用4.4億元和2.6億元。不過富國和國投瑞銀在參與吉恩鎳業、魚躍醫療(002223)定向增發上各自動用旗下2880萬和3200萬元,顯然十分保守。
業內人士指出,今年初,多只公募基金因為去年參與房地產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被套牢,目前不少基金公司在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上管制非常嚴格。這導致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參加上市公司增發十分冷清。不過,仍然有不少基金公司希望通過較低的非公開增發價格規避市場風險。
“打新”浮虧4000萬
上半年,不少股票在非公開發行后不久便跌破了發行價,給期待坐收低發行價漁利的機構投資者們澆了一盆冷水。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45次非公開發中,17只股票已經跌破發行價。按照發行價和近期收盤價折算,十余只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基金公司已經折戟4000萬元。
造成基金公司浮虧的主要是中恒集團、南山鋁業、諾普信(002215)和桂林旅游(000978)等,參與非公開發行次數最多的華夏基金,和重倉南山鋁業的博時基金自然在賬面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從目前市場狀況來看,也有不少基金公司在參與非公開發行上賺的滿盆滿缽。廣發基金公司旗下基金產品由于參與鵬博士(600804)和航空動力(600893)的非公開發行,目前浮盈超過6000萬,國投瑞銀和富國等保守參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的基金也成功打了一次“醬油”。
【稿件聲明】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如需轉載或了解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錄官網:http://www.troyoo.com |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