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減少等多方因素致資金面趨緊
2010-05-29 01:38:36
每經實習記者 賀麒麟 發自上海
貨幣市場短期資金價格經歷了急速飆升、高位盤踞的一周。為緩解資金面的緊張狀態,本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凈投放1450億元。
除公開市場操作外,本周二國庫現金管理進行了400億元的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招標,這樣,本周共向市場投放資金1850億元。
上海一機構交易員認為,市場現在資金面十分緊張,如果央行不在公開市場凈投放,只會加劇市場的緊張狀況。
自5月中下旬以來,銀行資金面突然緊張,短期資金利率不斷抬升,迫使本周公開市場3月期央票發行收益率連續第二周上漲4.04個基點。實際上,貨幣市場資金面趨緊狀態顯現,是受多方面因素綜合影響。
北京一銀行交易員稱,很多銀行受貸存比監管壓力,從貨幣市場融入資金使貸存比降至監管紅線以下。
如果說股份制銀行受貸存比影響被迫融入資金還情有可原,那么一向循規蹈矩、擁有廣泛群眾基礎、作為市場蓄水池的國有大行在銀行間市場更大程度的拆入資金,就很難讓人理解了。
根據本報此前的報道,前期因原本融出資金的國有大行在市場轉而融入資金,令市場恐慌情緒彌漫,加劇了資金價格的跳漲。
某大行交易員表示,資金的短缺的確是因為存款急劇下降引起。“存款下降的速度確實有點異常。”
北方信托研究員韓冰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銀行的存款下降,尤其是大行的存款下降,部分原因是去年暫時趴在銀行的企業活期存款在今年有了用武之地。“去年的貸款擴張太快,很多貸到款的企業沒有好項目,就暫時把錢存在銀行里;但今年有項目出來的時候這些存款有了出處,銀行存款就少了。”
此外,從各地銀行的大力攬儲行為亦可見銀行對存款的需求異常強烈。上述交易員表示,“現在銀行對業務員下達的任務指標都很厲害。”
同時,5月初的年內第三次存款準備金率上調,以及公開市場前期長時間對流動性的回籠,都是使資金面趨緊的原因。另有市場觀點認為,4月份央行對當月外匯占款流入進行了過度對沖,進一步使資金面趨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