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升值是一場災難 不升值是一場外患
2010-03-20 02:01:12
張維(古漢投資首席分析師)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受到日本經濟的反擊后,美國經濟遭遇二戰以來的慘敗。
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美國先是逼迫日元升值,后是引誘日本保持低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這樣迅速地催生了日本的超級資產泡沫。然而,隨著美國于1990年在日本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金融核彈”,日本股市、樓市泡沫急劇破滅,日本經濟從此一蹶不振,進入了“失去的20年”。
21世紀前后的20年,中國經濟迅速崛起,取代日本成為了美國的第一債權國和世界第一大出口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猶如當年日本對美國的貿易情況。美國在經歷了金融危機的重創之后,失業率持續上升,經濟矛盾日益激烈。
在各界的壓力下,奧巴馬使出了當年對付日本的老招數——逼迫人民幣升值。
美國為了逼迫人民幣升值,開始在國際上制造中國威脅論,以及通過關稅制裁來壓迫人民幣的升值。
3月17日凌晨,美國國會再次拋出“舒默議案”,還有100多名美國議員“呼吁”對中國輸美產品征收反補貼稅。而中國仍然表示,“人民幣匯率合理,美國不應該將匯率問題政治化”。
假如人民幣不升值,我估計美國會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比如聯合歐盟制裁中國經濟,繼續增加對中國產品的處罰性關稅,這樣勢必造成對中國經濟對外貿易的巨大沖擊。此乃中國經濟之外患。
假如中國經受不住美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重重壓力,采取妥協的辦法讓人民幣升值,那么,一場曾經發生在日本的泡沫災難將在中國上演——首先將催漲的是目前如日中天的房價,“兩會”上溫總理表示一定要將房價降下來,而“兩會”剛剛閉幕,逼迫人民升值的聲音還沒有傳到中央,嗅覺敏銳的地產商,已經在北京拿下了三個地王;其次是各類資產價格的上漲,包括證券、有色金屬、能源等。通貨膨脹與經濟停滯,將伴隨上演。
中國目前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過程中,外貿對中國經濟的支撐仍然十分重要。如果在這個時候出現問題,就有可能影響中國經濟未來數十年的發展進程。目前,美國、歐洲、日本的形勢都不容樂觀,這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這個階段的必然現象,也正是當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必然出現的矛盾。各國都想爭取有利于本國經濟發展的條件,于是就形成競爭,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是世界各國政治經濟博弈的高峰期,我們不妨稱之為“經濟大戰時代”。
在這個“經濟大戰時代”,各國都將打出自己的牌,勝算幾何就看各國政府手中的牌有多少了。在這種情況下,談全球經濟復蘇是個笑話。因此,溫總理在“兩會”上答記者問時,稱“中國經濟處于十分復雜的環境之下”,正是這個道理。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