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水明:用工荒帶來新變化政策觀念也需更新
2010-02-24 04:39:37
井水明
近來媒體關于用工荒的報道不少,23日有三則新聞格外令人注意:一是2月22日,寧波一家服裝企業包了L8439次列車的6節車廂,將春節返鄉探親的550余名安徽阜陽籍員工接回寧波上班;二是2月22日,針對媒體報道多省限制勞動力輸出的新聞,河南、四川都表示,沒有出臺任何措施限制本省農民工外出;三是在南京安德門勞務市場上,招工單位多于應聘者,不少農民工表示“要好好挑一挑工廠”。
用工荒看起來是壞事,但卻能引來新的變化?,F在,搶奪農民工的“戰役”正由企業向地區延伸,勞務輸出地與勞務輸入地之爭正在凸顯,這種新變化讓人們始料不及。企業更是放下“身段”,主動迎合勞動者,這種新變化同樣讓人難以置信。勞動者在勞務市場中面對企業到處打響的“搶人戰”,以一種矜持的策略“挑肥揀瘦”了,這種新變化讓人看到了打工者終于有了點吐氣揚眉的感覺。面對用工荒持續帶來的新變化,適時作出調整恐怕是當務之急。
第一,要讓農民工們更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在養老、醫療、居住等福利方面的保障上,要讓他們享受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在孩子上學、老人養老、休假等方面,要讓他們得到與城里人一樣的待遇,尤其是在職業能力的塑造上幫助他們盡快得到提升,使他們在享受城市人一樣生活中盡快融入城市。隨著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新生代農民工的學歷水平越來越高,在擇業上自然不會滿足于簡單的生產工人。而本地經濟的發展,讓農民工有了更多的選擇,他們中間不少人就近就業,既減少外出打工奔波勞頓之苦,也能照顧孩子又能照老人,更能維系家庭,這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
第二,企業必須牢固樹立員工是上帝的觀念?,F在,財富以人為本的理念成為企業經營者的共識,企業欲想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把善待農民工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必須把農民工當作企業中真正的資產,必須改變過去那些輕視農民工的惡習。如果農民工始終處于企業“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困境之中,那么,企業就會失去應有的凝聚力,農民工就會用自己的腳給企業投票。屆時,企業就是手握大量訂單,沒有農民工也是白搭,哪怕你花費再多的錢也換不回來,因為“人”字都拿掉了,“企業”只能“止業”了。
第三,原先勞務輸出地也要善待本地農民工。隨著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由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實行產業轉移,原先勞務輸出地現在也需要大量勞動力來支撐本地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這種新變化促成了大量農民工留在本地區尋找發展機會,而勞務輸出地以各式各樣方法留住農民工,則成為一種現實的選擇。留住本地農民工,推動本地區快速發展,需要后發展地區吸取沿海地區遭受用工荒制約經濟發展和企業生存的教訓,把善待農民工提高議事日程上來,幫助農民工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顧之憂,通過培訓幫助他們實現職業能力更好的塑造,使他們能夠有尊嚴、有信心地工作和生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聯系。未經《每日經濟新聞》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無錫:15152247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