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電子私有化獲得90.57%股東支持
2009-07-08 03:03:19
每經實習記者 楊可瞻
南太電子(NamTaiEEP,股票代碼02633)宣布,南太集團(NTEI)已接獲全面要約項下約2.01億股要約股份的有效接納,已超過私有化通過所須的90%。
南太私有化終于完成
據悉,在完成強制性收購后,南太電子將成為南太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而南太電子(02633,HK)將申請撤銷上市地位,7月23日該股將摘牌。
南太集團將全面要約的截止日期,延長至2009年7月22日(星期三),而接納全面要約的最后時間及日期為2009年7月22日下午四點。南太集團將不會延長全面要約至2009年7月22日后。南太電子表示,由于全面要約已成為無條件,建議尚未接納全面要約的獨立股東于2009年7月22日下午四點前,根據全面要約交出其股份。
第一上海證券(香港)策略員葉尚志日前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南太電子至今已第三次提私有化,而其第一次提私有化因有大幅溢價,對小股東較有利。
私有化一波三折
回顧南太電子私有化的進程,可謂一波三折,2009年2月24日,該公司突然宣布,其母公司南太集團擬按每股1.5港元的價格提交私有化建議,其作價較停牌前的0.57港元大幅溢價163%,所需現金代價3.32億港元,該股于當日復牌,在該消息刺激下,該股當日受投資者瘋狂追捧,股價狂飆124.56%。
不料4月6日,南太電子再次發布公告宣稱,截至當日,該公司所接獲持有約1.96億股的股東贊成私有化,約占小股東所持股份的88.46%,并未達到90%的強制私有化最低要求,而由于大股東南太集團無意延長私有化要約期,故有關要約已于當日失效。
正當南太電子私有化進程“山窮水盡疑無路”時,事情再度出現了轉機,5月19日,南太電子提出了第二次私有化建議。其在公告中稱,母公司南太集團已于5月18日通知南太電子董事會,擬提出以每股1.52港元收購全部股份的新要約,而1.52港元正好為上一次要約價(1.5港元)及獨立股東接納上次要約而導致的行政開支補貼(0.02港元)之和。此外,南太電子還指出,南太集團私有化主要是為了簡化其公司架構,減少行政時間及成本等。
據了解,南太電子主要業務是為多家全球主要電訊及消費電子產品的原設備制造商,提供電子制造及設計服務。該公司截至2008年年底,經審核的虧損凈額約為9.51億港元,同期資產凈值約為3.85億港元;另外南太集團為南太電子的控股股東,并于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