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眼看盤:不確定性增多 應邊打邊撤
2009-06-26 02:59:40
每經記者 鄭步春
周四上證綜指漲0.09%報2925.05點,深綜指漲0.05%報954.41點。成交量明顯縮減,顯示市場買賣興趣均下降,投資者方向感趨差,心態猶豫。
隔夜美聯儲宣布維持接近零的利率不變,符合預期,會后聲明內容較多,可簡短總結為四個字,即“按兵不動”。美聯儲一方面不再強調繼續追加注入流動性,另一方面對通脹隱憂也不采取行動,即采取無為策略。
從我國情況看,似乎也是這種情況,一方面不再供給首季那樣的超高信貸,另一方面也無意大幅收緊流動性。由于意圖模糊,所以具體操作時分寸就不好把握,這為部分商業銀行留下可鉆的空子,比如造成“季末、月末突擊性放貸”等行為。至于部分地區房地產業過快上漲,這也頂多帶來些口頭警告,實質性動作暫時還較少。
估計中國和美國這種“無為而治”的情況還會延續數月,待以后經濟層面發生變化時再作微調。假如未來數月通脹明朗起來,且經濟出現進一步趨好跡象,那么不排除緊縮措辭出現的可能,不過實際行動中大動干戈的可能性依然很少。最不良的后果是未來經濟再度下行,同時通脹抬頭,屆時宏觀政策或將陷入兩難。
多數A股這兩天漲跌無序,走勢穩中偏強,但也有極少數個股走出惡形,如萊茵生物、天壇生物之類,十足地教訓了瘋狂追漲的跟風盤。
順便說下走勢同樣強勁的黃金類股,其表面上很類似生物類股,但實質上有區別,這是因為黃金類股有實質性題材,且籌碼集中度遠不如萊茵生物之類。研判具體個股走勢時,投資者不能光看圖形或技術指標而忽視其他因素。
個股出現惡形,投資者應謹慎,絕不可等閑視之。應該說個股出現惡形未必意味著大盤轉壞,但大盤轉壞一般會有個股提前走出惡形,個中區別可細細體會。舉例來說,1998年11月17日,大盤正處相對高位,處于調整前夕,當時就出現了惡股輕紡城,其走勢一如萊茵生物。當時輕紡城莊家獨創出“陽線出貨法”,即每天以跌停開盤,臨收盤時略拉使之保持陽線,成交量急劇放大,股價最終腰斬。
筆者之所以提輕紡城,并不等于說沒有其他例子,而是因為這種手法為輕紡城莊家所“獨創”。大家知道,A股1996年底才實行漲跌停板制,所以輕紡城莊家才有機會于1998年“獨創”。
當前股指有管理層精心呵護,短線震蕩走高機會依然較大,但由于新股即將發行,下個月又是解禁高峰,不確定因素增多,因此已不太適合重倉操作,倉重者應減持一些籌碼。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