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貸公司周年之上海樣本:19%無錢可貸融資缺擔保
2009-06-09 03:15:23
每經記者 印崢嶸 發自上海
調查發現,上海現有的23家小額貸款公司約19%表示無錢可貸,15%表示注冊資金所剩無幾,正在向銀行申請貸款。
自2008年5月4日銀監會和央行出臺《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來,小額貸款公司已經走過了一年。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調查,小額貸款公司已經由最初轟轟烈烈的開業,到貸款一放而空,稅收負擔重、融資難、只貸不存等矛盾逐漸暴露。雖然相關地方政府還繼續出臺各種支持政策,但目前全國小額貸款公司開業速度放緩,民間資本對小額貸款公司的興趣日趨減弱,小額貸款公司似乎已經成了被資本淡忘的金融角落。
發展現狀:
規模仍顯不足 民間熱情不高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共有400多家小額貸款公司,預計今年還將成立400家。目前江蘇省有50多家小貸公司,上海23家,浙江44家,江浙滬地區小額貸款公司數量約占全國總量的23%。
中國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杜曉山表示,如果要形成每個縣3家的競爭格局,則至少需要6000家小貸公司,因此總量和規模仍然不足。
杜曉山表示:“目前小額貸款公司主要集中在東部發達地區,政策上應當鼓勵富有階層到中西部地區設立小貸公司,以增加欠發達地區的貸款供給。”
不過,溫州市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由于小額貸款公司稅收負擔重、融資難、只貸不存等矛盾逐漸暴露,民間資本申請成立小貸公司的熱情并不樂觀。
上海樣本:
無錢可貸 融資方式五花八門
《每日經濟新聞》調查得知,上海現有的23家小額貸款公司約19%表示無錢可貸,15%表示注冊資金所剩無幾,正在向銀行申請貸款。
開業近半年的奉賢新發展目前貸款余額為9982萬,累計貸款1.342億。崇明寶盈小額貸款公司累計發放貸款1400萬元,目前賬上只剩200萬元。上海普陀寶祥小額貸款公司年前開業至今,5000萬的注冊資本已貸出一半。差不多同一時間開業的閔行九星累計放貸50筆4462萬元,目前已經向銀行申請了貸款。青浦興眾小額貸款公司目前累計發放貸款1.6億,收回6000多萬。寶山寶蓮小額貸款公司操作頗為謹慎,放貸速度遠慢于同期開業的其他小額貸款公司,總經理李躍如表示至今累計發放貸款3500萬至4000萬元。
記者了解到,上海幾家申請銀行貸款的小額貸款公司正在遭遇擔保的瓶頸。這是除融資成本高以外,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又一現實難題。
記者了解到,只有資金實力雄厚的主發起人才會主動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擔保。如青浦興眾小額貸款公司1億元的注冊資本早已用完,由主發起人提供擔保向銀行融資5000萬元,而其主發起人公司董事長郭連學就是“2008胡潤服裝富豪榜”第29名的上海富豪。
其他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方式則是五花八門。奉賢綠地小額貸款公司準備以自身50%的股權質押的方式進行融資。閔行九星用主發起人存單質押的方式進行貸款。嘉定西上海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放完后就沒有再向銀行申請貸款,準備向金融辦申請增加注冊資本。
奉賢新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表示,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一般只擔保200萬元以下的貸款,小額貸款公司動輒幾千萬的擔保額度遠超過其風險承受范圍。而記者了解到,上海如寶山區根本沒有設立小企業擔保中心。
公司聲音:
利潤僅6%小貸公司盼轉型
據調查,全國小額貸款公司利潤平均只有6%,溫州地區10%至12%的利潤已經屬于高收益。上海90%的小額貸款公司認為利潤低,7%表示能基本維持,只有3%的負責人認為利潤比較可觀。
寶山寶蓮小額貸款公司負責人李躍如表示算上納稅成本、人工成本、壞賬準備金,以及投向“三農”的貸款實行利率優惠,小額貸款其實是個薄利的行業。
在對溫州地區小額貸款公司的調查中,負責人也不約而同地表示小額貸款公司是微利的行業。溫州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表示,5%的營業稅和25%的所得稅對于小額貸款公司這樣的新生事物來說確實太高。
在這種情況下,小貸公司紛紛表示希望能轉制成村鎮銀行,突破自身發展的瓶頸,但是認為目前政策仍然不明朗,有的甚至認為遙遙無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開始大家都很看好轉型,不過開了幾次會,發現其實很遙遠。
普陀寶翔小貸公司負責人潘曙表示,轉型為村鎮銀行一、兩年內很難實現,且最終應該只是少數幾家運轉良好、操作規范的小額貸款公司能成功轉型。
政策支持:
政策紛紛出臺解困
江蘇省近日給予農村小額貸款公司6項優惠措施,其中包括按小額貸款公司到位注冊資本的2%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小額貸款公司涉農貸款提供稅收減免、風險金補貼以及利率優惠。浙江省金融辦近日也表示,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有望提前增資擴股。
同時,對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也并沒有放松。上海市青浦區近日聘請上海申浩律師事務所和上海復興明方會計師事務所對區內的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監管。主要內容包括對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貸款發放、損失準備、風險控制等方面的經營情況及合規性進行監督檢查。
杜曉山認為,對小額貸款公司,要從宏觀和微觀上加以關注。一方面國家需要給予財政支持,發展擔保體系;另一方面對小貸公司的監管尤其要關注其是否涉嫌洗錢、非法集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是否向利益相關企業提供貸款,是否有暴力追債行為。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