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笑云“海歸”引來罵聲一片 潤天華創云遮霧罩
2009-03-25 01:48:48
在上海、北京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也分別探訪了趙笑云為此次回國創立的潤天華創公司,采訪了公司負責人,試圖揭開這家“未來中國私募基金航空母艦”的神秘面紗。
每經記者 曾子建 姜艷艷 魏玉卿 昨日,本報報道了趙笑云準備回國進行二次創業的消息,新聞報道后立刻引起股民高度關注,不少股民在網上紛紛留言,直稱“這是個大騙子,誰要信任他那是腦袋進水了。”很明顯在許多老股民心中,趙笑云在股市上是有“污點”的,他的回歸讓人無法接受。 與此同時,在上海、北京的《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也分別探訪了趙笑云為此次回國創立的潤天華創公司,采訪了公司負責人,試圖揭開這家“未來中國私募基金航空母艦”的神秘面紗。 青山紙業 被套者的七年之痛 網上漫罵聲一片,在股民們的留言中,出現最多的詞語就是“黑嘴”、“騙子”等等。不過要說趙笑云的污點,別的就不用多說,一個青山紙業就足矣。 被套時間長達7年 趙笑云曾經被稱為中國薦股第一人,但2000年,他對青山紙業的推薦,卻將眾多股民死死套牢,于是,他也落下“第一莊托”的污點。隨后,趙笑云以及東方趨勢未能獲得證監會的咨詢資格,并就此從中國證券市場消失。對于趙笑云的被封殺,此前媒體報道一致認為與青山紙業密切相關。 青山紙業自1997年上市后表現平平。2000年6月,該股借職工股上市之機連續上漲。7月22日,趙開始在各大媒體上對其大肆推薦,當時股價在13元左右。7月29日,趙笑云再次推薦該股,并明確給出目標價位:第一目標位28元,第二目標位40元。 此后,趙又多次發表文章推薦該股,稱“咬定青山不放松”。2000年9月6日,青山紙業10送10后除權,9月11日,他又在“南北奪擂”模擬比賽中買入青山紙業,并在多家媒體上力薦該股。然而當天18.3元(復權后)的股價卻成為了該股的歷史高點,此后青山紙業就開始了漫長的下跌過程,“咬定青山”的投資者終被套牢于青山之上。 直到7年之后的2007年大牛市,投資者才有了解套機會。即便如此,又有多少股民能夠持有這只業績普通、經營一般的股票長達7年之久了? 趙笑云:只怪自己不止損 如今,趙笑云又想重新回到中國發展,但無法回避的還是“青山紙業”。而日前,趙笑云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依然在對當初的“污點”進行狡辯。 對于股民們的不滿,趙笑云說,“我覺得很正常,股民的言行也能夠理解。他們在聽了我的推薦后,進行追高買進,但沒有進行短線操作,可能出現短期高位被套,或者長期被套,對于這種情況,我也是深表歉意。” 不過,趙笑云很快開始為自己行為進行開脫,“股市是一個高風險市場。而我們當時強調的投資理念是‘以變應變’,是短線為金的原理,在當時談的也是持股不超過48小時。因此如果嚴格按照48小時持股操作,那么投資者持有青山紙業能夠損失多少呢?當時也沒有出現連續兩個跌停,讓投資者無法出逃的情況。” 現在趙笑云反復強調,投資者只要嚴格按照短線操作,是不會深度被套的。不過對于廣大投資者而言,大家記憶更深刻的還是“咬定青山不放松”這句名言。對此,趙笑云又是如何解釋呢? 趙笑云說,“這句話當時是我提出的,但這句話的創意,是當時公司一個另外一個助手加進去的。當時我的工作很忙,也沒在意,沒有加以修改就說了。”即便趙笑云承認了這句話是他說的,但他依然有借口,他說,“從長期來講,青山紙業這只股票還是有投資價值的,這幾年公司也都是盈利的。如果投資者咬定了不賣,到2007年也是有盈利機會的。如果投資者買了其他股票,很可能現在已經摘牌,不存在了。” 律師:暫時無望起訴 上海新望聞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宋一欣律師表示,不管當年青山紙業事件曾經有多么轟動,趙笑云的外在聲名如何狼藉,除非管理層對其問題立案,否則當年受害的投資者無法申請法律保護,為虧損維權。 “按照國家的《行政處罰法》,趙笑云事件已經過了追訴期,并且當時證監會沒有對趙笑云本人進行處罰,投資者也不能起訴他。”宋一欣表示,雖然趙笑云事件社會影響比較大,情節比較嚴重,但是投資者能夠對其問題定性,仍需要管理層的表態——比如,如果證監會稽查局對案件立案的話,那么追訴期就是20年,這樣的話,趙笑云才有可能被刑事制裁,投資者也可以追究損失。 宋一欣表示,對于市場投機、“莊托”等,并不一定沒有辦法“治他”,只是要視管理層的態度如何,以及當年對事件的定位和處理來決定。“趙笑云應該回來把事情對質疑的投資者講清楚,不然對于股民來講就顯得過于狂妄了”。 網民留言 在英國留學多年之后,如今趙笑云準備回國二次創業,開展私募業務。然而對于這樣一個曾經被稱為 “薦股第一人”,也曾經被稱作“中國第一莊托”的趙笑云,他的回歸立即招來了眾多股民的憤怒和不滿,網上各大論壇成為股民們發泄不滿情緒的最佳途徑。 “大騙子能回來么?” “他當年推薦的青山紙業不知道害了多少股民啊,到國外躲了幾年,現在想回來,說什么也不答應。” “要是實在想回來那就回來吧。不過,不排除青山紙業等的死難者冤魂找他算賬!” “國內的錢比較好騙,所以又想回來了,呼吁證監會徹查此人。” 四川網友留言道:“看來中國風景這邊獨好啊,股托也海歸,怪現狀啊!” 浙江溫州的網友更是留言:“永不寬恕!” 一位股民說,“青山紙業不知道害了多少股民,趙笑云居然還將‘600103’這個代碼用在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中,真不知道他是怎樣的心態。” 潤天華創 運作資金數量成謎 8年之后,趙笑云又要重出江湖了,而此次與他一起出現不再是東方趨勢,而是一家名為潤天華創的投資管理公司。 據該公司在網上發布的廣告介紹,潤天華創股東實力雄厚,管理團隊具有近20年的國際投資經驗,公司未來發展目標是“成為全方位專業化的投資管理公司,打造中國私募基金的航空母艦”。看著這些誘人的廣告語,投資者不禁疑問,潤天華創實力真這么強?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東方趨勢?帶著上述疑問,《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進公司在北京、上海的辦事處,看看潤天華創的真實情況。 【操盤資金】 20億英鎊還是10億英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與趙笑云上海總部的聯系人陳連君約在了一間咖啡廳見面。陳連君表示,他是數學教師出身,自己已經有十多年的股齡,與趙笑云相識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到現在已經是十年左右的朋友,關系比較深。 陳連君表示,趙笑云醞釀潤天華創已經有幾年時間,現在已經進入到了真正籌備階段。目前,他在上海的工作主要是注冊潤天華創投資管理公司,并在做前期的資料準備工作,注冊資本在1千萬到5千萬之間,資金全部為實體資金。 在接受有關媒體采訪時,趙笑云曾表示,“目前在內地已經開始投資了,主要在上海。另外也正在跟我以前的一個境外合作伙伴洽談,是倫敦的一家投資公司,運作的時間比較久,管理資金在200億英鎊左右,有一部分資金準備通過香港市場間接進入內地市場;另一部分資金則以申請QFII的方式投資A股,金額大約在10億英鎊左右,由我作為策劃人,牽針引線。”按照趙笑云的意思,潤天華創運作資金將達到10億英鎊。 但在昨日與記者交談中,陳連君(以下簡稱:“陳”)卻向記者表示,潤天華創運作資金量高達20億英鎊。 NBD:“從國內私募規模來看,20億英鎊相當于約200億人民幣的規模,簡直有些不可思議,真有這么多?公司如何是籌集到這么多資金的?”記者問道。 陳:“部分資金來自于潤天華創各位股東,包括國外機構。” NBD:“現在你們在上海進駐了3家營業部,北京則有2家,200億資金已經運作起來了嗎?” 陳:“還沒有,一切等公司注冊成功后。” NBD:“實際運作資金有多少。” 陳:“也差不多,投入國內的資本市場包括A股市場,風投也在考慮之中。 NBD:“資金具體怎么運作?是趙笑云直接操作?”。 陳:“暫時不會,趙總的工作是研判大勢、宏觀經濟的走勢并把握投資方向。資金的操作會讓公司已有的一批成熟人員來操刀。" 當記者提出,趙笑云此前曾表示,僅僅是準備申請額度大約在10億英鎊左右的QFII,怎么到陳連君口中這個數字就變成20億英鎊呢?陳連君馬上改口說,一切按照趙總的說法。至于這10億英鎊究竟有沒有到賬,他以不便透露為由拒絕回答。 管理資金到底是10億英鎊還是20億英鎊?這么龐大的數字究竟是怎么來的?作為趙笑云在上海總部籌備人的陳連君都還搞不清楚,這是不是一個忽悠呢? 【上海總部】 辦公地點沒確定 采訪過程中,陳連君一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強調,他們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走正規的程序。按照趙笑云之前的說法,準備將潤天華創的總部設在上海。但是記者發現,如此一個規模龐大的私募,卻沒有自己的辦公地點。 “現在我們愿意大張旗鼓的接受媒體采訪,前期就已經做了很多準備工作,除了公開招聘的投資顧問以外,公司自有一批成熟的投資人馬,這些人員包括民間、私募、機構的基金經理,他們投資經驗豐富、掌控的資金都不少。上海目前已有十五、六個這樣的人。”陳連君向記者表示。 “公司的規模空前,等到公司一運作起來,按照你們現有的工作人員再加上公開招聘的投資顧問,至少也得有四五十人了,準備將總部設立在哪里了?”記者問道。 “從節約角度上講,券商營業部可以給我們提供辦公環境,所以趙總和我的意思是,講排場似乎就沒有必要了,我們不太在乎這個,用實力說話。"陳連君表示。 “那么趙笑云回國后在哪兒辦公呢?”記者追問道。 “有個站腳的地方就行了,按照我們的想法是盡快在合理合規合法的基礎上實現目標。” 【北京辦事處】 東方趨勢的老巢 四把破舊不堪的椅子,四臺靠墻放著的臺式電腦,一部電話——最標準的皮包公司情形,這就是趙笑云在北京阜外大街國都證券的暫時棲身之所。 “下個月國都證券就要搬到對面的新辦公樓,我們也會一塊過去”——北京阜外大街,國都證券315房間里,負責趙笑云潤天華創公司北京代表處招聘的張先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因為下個月要搬家,所以現在的房間非常簡陋,也就不收拾了,等過去了國都證券還是會給他們一間房。“趙笑云誰不認識啊,我們和國都的領導特別好,當年的東方趨勢就在這里辦公,而且占了整整一層樓。所以和這里的領導打個招呼,辦公室就給我們免費用,上海那邊和國泰君安還有太平洋也都是這樣。” 張先生是趙笑云當年在東方趨勢的老部下,從1998年底他追隨趙笑云開始,一直到2000年9月“青山紙業出事”,他都是趙笑云事件的歷史見證人。“整個一層都是我們的”,回首往昔,張先生顯得特別向往。 【公司員工】 都是趙笑云找的 雖然趙笑云動了回國的念頭,并且豪言上海、北京、深圳各招20名精英共同創業,但張先生告訴記者,3月份招聘的消息放出后,現在還沒有招聘到人:“剛剛開始嘛,我們才剛剛開始。” “我和趙笑云從來不打電話,都是郵件聯系,英語我也聽不懂。”顯得有點落魄的張先生在談到趙笑云的時候,表情并不自然。他告訴記者,所謂“潤天華創”公司上海總部的兩個人,其實他并不認識,但深圳的負責人也是當年東方趨勢的老人。“人都是趙笑云找的,我們并沒有見面”。 對于潤天華創這個公司以及籌備情況,張先生似乎也了解的不多:“我們也沒有怎么策劃這個事情,等趙笑云回來再說吧。”他表示,趙會在今年10月底回國,并且以后公司肯定不做咨詢公司而是要做資產管理公司。 和趙笑云一樣,張先生表示:“我們將來的資金方式有兩種,一個是趙笑云從海外運作QFII回來,就是他現在打工那個英國公司,但是我們也知道QFII不好批,要不就是在國內找資金管理。”這句話或者才是趙笑云此番大張旗鼓宣傳回國的玄機,利用媒體尋找到自己的合作對象——有意無意間,張先生主動告訴記者,有兩家券商當天曾主動到他這里找過他,談大戶資金管理的事情,并稱資金都有上千萬。 媒體轉載、摘編本報所刊作品時,請注明來源于《每日經濟新聞》及作者姓名。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