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4-19 15:18:17
◎ 中東沙漠變“澤國”,這一切是怎么發生的?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蘭素英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4月17日確認,該國過去24小時內遭遇1949年有記錄以來最強降雨。14日至17日,阿曼多地連降暴雨引發山洪,造成至少19人死亡。由于連續降雨引發山洪,阿曼已經有至少19人死亡,阿聯酋北部也有1人死亡。
數據顯示,阿聯酋艾因地區不到24小時的降雨量就高達254.8毫米,迪拜24小時的降雨量達到142毫米,甚至超過一年的降雨量。社交媒體流傳的畫面顯示,強降雨在阿聯酋沖垮了道路,飛機“蹚水”滑行,汽車被洪水淹沒……
而巴林、卡塔爾、沙特等海灣國家也未能幸免,沙特首都利雅得更是遭遇了沙塵暴和風暴的雙重打擊。4月17日晚,阿聯酋內政部宣布,目前降雨已經停止,當地居民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復。
從歷史數據看,阿聯酋和阿曼的年均降水量均不足100毫米。這不禁讓人思索,中東多國剛剛經歷的暴雨是怎么發生的?
對此,中東研究所氣候與水項目主任Mohammed Mahmoud博士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中東地區目前正在遭遇的強降雨是氣候變化影響越來越大的結果。”去年,中東地區創下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今年夏季和秋季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此類風暴。
從沙漠到澤國,從干旱到洪水,氣候變化這個全球性問題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中東的氣候格局。
阿聯酋國家氣象中心數據顯示,艾因地區在不到24小時內降雨量達到254.8毫米,創下1949年有相關記錄以來最高紀錄。
據美聯社,迪拜的雷暴雨從當地時間15日深夜開始,16日9時左右雨勢變大,持續了一整天,迪拜24小時降雨量超過142毫米。《紐約時報》報道中稱,迪拜一年的降雨量通常在127毫米左右,而16日晚間的降雨量就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另據《華盛頓郵報》報道,官方數據顯示,自15日深夜至16日結束,迪拜降雨量至少約160毫米。
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已下令“當局迅速研究各地的基礎設施狀況,并限制(極端氣候)造成的破壞。”
在全球最繁忙機場之一的迪拜國際機場,停機坪滿是積水,飛機“蹚水”滑行。據法新社報道,機場16日19時26分起暫停飛機降落,兩個多小時后宣布“逐步恢復”接待進港航班。離港航班保持運行,但不少航班取消或延誤。機場當天下午還因暴雨造成混亂而短暫停運約25分鐘。
航班追蹤網站FlightAware的數據顯示,4月17日當天,大約290架往返迪拜國際機場的航班被取消,另有440架航班延誤。CNN發布的一段視頻顯示,迪拜國際機場停機坪當日被淹沒,大型飛機試圖在洪水中滑行,“看起來像船只一樣”。類似場景在迪拜以及阿聯酋其他地區也有發生。
圖片來源:CNN視頻截圖
據新華社,阿聯酋部分購物中心、居民區和地鐵站被淹,許多居民報告雨水從房頂、門窗滲漏進屋內。阿聯酋大部分學校在暴雨來臨前已經停課,很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在家遠程辦公,艾因將舉行的一場亞洲足球冠軍聯賽半決賽也因天氣原因推遲24小時。
據當地媒體報道,阿聯酋北部有一人被山洪沖走死亡。而在阿曼,由于14日至17日多地連降暴雨,引發山洪,造成至少19人死亡。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中東地區氣候炎熱干燥,沙漠面積廣大,主要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這里又處于副熱帶高壓和來自亞洲內陸干旱地區東北信風的控制,所以常年干旱少雨。
歷史數據顯示,阿聯酋和阿曼的年均降水量均不足100毫米,而這次艾因的單日降雨量就創下阿聯酋75年來的新紀錄,迪拜單日的降雨量也達到了一年的水平,為何中東國家會遭遇如此極端天氣?
在洪水發生后的幾個小時內,一些社交平臺用戶將阿聯酋出現的極端天氣完全歸因于該國最近的播云作業。對此,有專家表示,播云作業充其量只會對風暴產生輕微影響,人工降雨引發洪水的說法具有“誤導性”,強降雨更可能是由氣候變化影響天氣系統導致的。
CNN報道稱,有分析認為,此次席卷阿聯酋、阿曼等中東國家的暴雨與一個更大的風暴系統有關。這個風暴穿過阿拉伯半島、阿曼灣,影響所到之處的降雨,給附近的伊朗東南部也帶來了異常潮濕的天氣。氣候科學家表示,由氣候變化導致的全球氣溫上升正在導致更多極端天氣事件,包括中東數國此次經歷的極端強降雨。
非營利組織、位于美國華盛頓的智庫中東研究所(Middle East Institute)氣候與水項目主任Mohammed Mahmoud博士對此表示贊同。他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中東地區目前正在遭遇的強降雨是氣候變化影響越來越大的結果。在中東這樣一個本來就很干旱和很熱的地區,氣溫的升高會導致海洋變暖,進而產生極端天氣,造成大量降雨和洪水。”(注:中東地區去年創下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傳統上來看,我們會在每年夏季結束和秋季開始時看到這類風暴(如美國/大西洋的季風季節)。但這次中東地區發生的極端氣候超出了人們的常規認知,可能是去年夏天以來全球經歷的破紀錄高溫的結果。預計今年夏季和秋季可能還會出現更多此類風暴。”Mahmoud博士補充道。
當被問及中東地區今后是否會更加頻繁地經歷類似的極端強降雨時,Mahmoud博士給出了肯定的回復,并對記者解釋稱,這是由于氣候變化的影響持續存在,且幾乎沒有減緩或減輕的措施,全球和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將繼續上升。“這樣的情況會增加此類極端氣候發生的可能性。”
Mahmoud博士最后還對記者表示,除了中東地區外,全球靠近赤道的沿海地區也可能會經歷更強烈和更頻繁的風暴和強降雨,甚至是導致大規模洪水的颶風和氣旋等極端氣候,例如美國和墨西哥的太平洋沿岸以及加勒比海地區。即使是像地中海這樣不常發生風暴的地方,其未來極端氣候的發生概率也可能會上升。
封面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