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1 10:06:51
文/王西嶺
“我們‘善待你一生’的企業理念、空間即服務的經營戰略、穩健的財務策略,包括我們的企業文化,這些都是我們公司最可貴的底色。無論行業再難的時候,包括在去年行業最艱難的時刻,我們反而是靠這些最底色的堅韌來讓公司穿越周期,所以這些我們是不會做改變,而且會持續加強的。”
3月17日,龍湖集團公布其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全年業績,業績會中,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陳序平如此解釋龍湖在2022依舊穩健的原因,這也是龍湖在30周年之際繼續前行的動力。
2022年全年,龍湖集團實現營業收入250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2.2%;實現歸屬于股東的核心凈利潤225.4億元,同比也是穩中有增。在房地產開發銷售方面,集團實現合同銷售額2015.9億元,對應銷售總建筑面積為1304.7萬平方米。地域上看,長三角、環渤海、西部、華南及華中片區合同銷售額分別為775.8億元、414.0億元、393.9億元、251.3億元及180.9億元,分別占集團合同銷售額的38.5%、20.5%、19.5%、12.5%及9.0%。
在介紹整體房地產市場時,執行董事兼高級副總裁張旭忠表示:“總體來看,一線的城市和高能級的二線城市市場是比較穩定的,一些相對能級比較弱的城市還是繼續在承壓。比如像杭州、成都、武漢、西安等城市,這些城市1—2月份的簽約成交金額是整體同比上升20%。”
張旭忠繼續表示:“我們也會重點聚焦在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更加合理的處理好整個供、銷、存的關系。”
“今年我們的拿地策略依然會堅持兩個方向。第一,目前龍湖的土地儲備還是比較充裕的,所以我們還是會堅持以銷定支,將拿地的投資額跟銷售回款動態匹配,主動把握好投資節奏,保證我們盤面的安全性。第二,我們依然會嚴守投資刻度,盡可能優中選優。具體來說,一個是在城市聚焦方面,我們會堅持按照我們的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來布局,并聚焦在這些城市的核心區域;另一方面,在拿到土地之后,將通過產品力的打造等動作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和周轉能力。”
更難能可貴的是,2022年,龍湖集團面臨內外部多重嚴峻挑戰,但是龍湖集團凝心聚力,交付業績,兌現承諾。全年100%如期交付了11萬套以上的品質住宅,客戶滿意度達到90%。
注重經營性業務,是龍湖集團的長期主義戰略定力和堅定執行,近年來也逐漸收獲了豐碩的成果。
2022年,龍湖經營性收入由運營及服務業務組成,達到236億元,同比增長25%,經營性利潤占比達到27%,利潤結構更加優化。2022年,龍湖運營業務不含稅租金收入為118.8億元,較上年增長14.1%。商場、租賃住房、其他收入的占比分別為78.1%、20.2%和1.7%,運營毛利率為75.6%。
龍湖商業已在全國32座城市累計獲取139個項目,穩步推進高能級城市的網格化布局,截至2022年12月31日,龍湖集團已開業商場建筑面積為722萬平方米(含車位總建筑面積為927萬平方米),整體出租率為93.9%,在帶動區域升級的同時,也滿足了“龍民們”對高頻、體驗式消費的需求。
長租公寓方面,龍湖冠寓緊盯核心城市中年輕客群的品質租賃市場,已開業超過11萬間房源,并不斷貢獻盈利。運營業務將持續提升經營收益和資產回報,并產生正向經營性現金流。冠寓已開業11.6萬間,規模行業領先,開業超過六個月的項目出租率為91.1%。
擁有超過20年物業服務和商業運營經驗的龍湖智創生活,全面覆蓋廣闊城市管理中的復合業態,提供高品質的多元服務。截至去年底,智創生活物業在管面積達到3.2億方。服務業務及其他不含稅收入為116.7億元,較上年增長38.6%。服務業務及其他毛利率為28.9%,較上年增長9.7%,客戶滿意度連續14年保持90%以上。
陳序平表示:“去年,在整個行業深度調整中,我們對自身的業務和航道進行了梳理和重構,形成了一個開發航道C1,兩個運營航道C2、C3,還有兩個服務航道C4、C5,‘1+2+2’的格局。未來我們在C2、C3兩個運營航道會更重視同店同比的增長以及經營現金流整體回正。C4、C5兩個輕資產服務的航道依靠龍湖這么多年形成的業務圍欄、航道協同和數字化能力,增長空間是比較大的,有望每年保持40%—50%的增長。”
“未來,這兩個業務能給集團穿越周期帶來穩定的現金流保障,也會逐步提高利潤占比。2022年這兩塊業務利潤占比是27%,我們預計在未來五年以內利潤占比是非常有希望達到50%以上的,這應該也會是行業頭部企業中為數不多的,非地產開發利潤占比50%以上的,可以令龍湖整個利潤盤面更加健康。”
談及財務表現,執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趙軼表示:“2023年龍湖債務會保持平穩,保持2080億總數不變,但是結構會進一步優化,加大國內的銀行融資,加大經營性開發貸,適度減少境外融資,繼續保持行業較優的短債比和現金覆蓋倍數,讓龍湖整個的現金流盤面和債務結構能應對行業的周期。”
根據年報來看,龍湖在2022年的綜合借貸為人民幣2,080.1億元,在手現金為人民幣726.2億元,凈負債率(負債凈額除以權益總額)為58.1%。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10%,平均貸款年限為6.67年;非抵押債務占總債務比例為69.8%。一年內到期債務為人民幣206.6億元,占總債務比例為9.9%,現金短債比為3.52倍。
這是個相當優秀的成績,所以陳序平表示:“其實變的方面是根據現在內外部和行業形勢,對整個增長模式和業務進行重構調整。過去這個行業在高歌猛進的時候,幾乎所有開發商都是資產和負債同步增長,以此驅動公司的利潤和收入增長。這個邏輯在2021年下半年以來,已經變得非常兇險,一些出險的公司也是因為這個原因。負債是無差異無差別的,但是資產有非常大的差別,所以我們在經營上更重視資產質量,同時在負債端,我們在過往控負債率的情況下,讓我們的有息負債總額也保持一個持平的規模,同時提升公司的周轉和運營效率,去驅動公司的增長。”
這便是龍湖的“底色”之一,克制而穩健的發展路徑。
陳序平繼續表示:“這一兩年我們選擇了管理層會更加辛苦的一條路,在控負債總額的情況下要實現利潤的穩中有增,同時還要優化資產質量。其實這是一條非常有挑戰,也需要額外付出的路。打個比方,你要增肌,但是體重不能增加,這就意味著作為管理層需要更加自律,更加提高經營的水平,更加注重整個公司的資產質量。但我覺得我們選擇了一條難但是正確的路,我們也會堅定的前行。”
“航道上我們已經進行了重構,變成一個開發航道、兩個運營航道、兩個服務航道,這樣‘1+2+2’的格局,而且是在‘一個龍湖’的統一體系下,這樣為龍湖穿越周期之后的后續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今年是龍湖集團成立的30周年。一路走來,龍湖始終秉承「善待」初心,用執行結果與承諾兌現增厚公司的信用與底盤,反饋我們的同路人。我們沒有浪費任何一次危機,而越過周期的龍湖將更具韌勁,聚而向前、行且堅毅!”陳序平最后表示。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信息披露內容以公司公告為準。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